〔臺灣經濟〕多元化的經濟結構調整

2009-01-05 13:50     來源:中國網     編輯:胡珊珊

  經濟結構包括了産業結構及狹義上的製造業內部結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臺灣的經濟結構與産業結構已生了重大變化,服務業已成為臺灣最大的産業部門,製造業在工業結構中佔有絕對地位,技術與資本密集工業逐漸取代傳統工業或勞力密集型工業成為製造業的主體。

 

産業結構

 

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臺灣産業結構以農業為主體,農業在工農業生産活動中居主導地位。1952--1962年,農業生産凈值佔島內生産凈值的比例年平均為32.1%,即佔三分之一左右,工業不足四分之一,年平均只有23.3%。在産品出口結構中,表現得更為明顯。1952--1959年,工業産品出口占總出口的比例年平均為12.4%,農産品與農産加工品則佔87.4%,標誌著臺灣還處於工業化前的資本積累階段。從就業人口比例看,1952--1964年,農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年平均為51.6%,工業就業人口比例年平均不足20%,只有19.6%。

 

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工業逐漸取代農業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1965年到1985年,工業生産凈值佔臺灣島內總生産凈值的比重從28.6%持續上升為44.9%,農業生産凈值比重則從27%降為6.9%;工業品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從46%上升為93.8%,農産品與農産加工品出口比重則從54%降為6.2%;工業就業人口比例從22.3%上升為41.4%,農業就業人口比例則從46.5%降為17.5%。特別是1975--1985年期間,工業就業人口比例及1986--1987年工業生産凈值比重,不僅遠遠超過了農業,而且超過了服務業居三大産業第一位。

 

80年代末期以來,臺灣産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服務業逐漸取代工業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臺灣邁向以服務業為主體的時代。1986--1987年,工業生産凈值比重一度達到高峰,分別為46.8%與47.5%,居三大産業第一位。此後服務業生産凈值比重隨著金融、保險業的開放與其他服務業的發展迅速上升,1988年又一次超過工業,居三大産業第一位,佔47.7%,1989年達51.2%,超過了工農業生産凈值之和,1990年進一步上升為53.5%。服務業就業人口比例儘管在80年代中期前不斷上升,從1952年的27%上升到1965年的31.2%、1985年的41.1%,但一直居三大産業就業人口比例的第二位(工業就業人口比例則從原來的第三位上升為第一位),1988年開始,服務業則超過工業居第一位,佔43.7%,1989年增加為44.9%,工業就業人口逐漸退居第二位。

 

90年代以來,服務業在經濟結構中的地位進一步上升,工業地位下降,農業地位進一步衰落。服務業生産凈值所佔各業生産凈值的比重於1995年超過60%,2001年達到67%;工業生産凈值比重於2001年降至31.1%,農業生産爭值比重於1996年降至3%以下(2.6%),2001年降至2%以下(1.95%)。從就業人口比例觀察,到2001年,農業就業人口比例降至7.5%,工業就業人口比例降至36%,服務業就業人口比例達到55.5%。可見,服務業逐漸成為臺灣社會、經濟的重心,臺灣進入後工業化社會。

 

工業結構

 

廣義工業結構是由礦業、製造業、公用事業(水電燃氣)與營建業(房屋建築業)四大部門組成。按工業生産總值計算,2000年,臺灣工業總産值超過9萬億元新台幣,達到9.1萬億元新台幣。其中,製造業産值為8.5萬億元新台幣,佔92.9%;水電燃氣業産值為4231億元新台幣,佔4.6%;房屋建築業産值為2199億元新台幣,佔2.4%;礦業産值為101億元新台幣,佔0.1%。可見,製造業在臺灣工業體系中佔有絕對優勢地位。

 

製造業是臺灣工業的主體。其生産凈值(生産毛額)一直佔整個工業生産凈值的65%以上,90年代末更佔90%以上。70年代初之前,製造業生産凈值比重保持持續上升狀態,從1952年的65.5%(歷史最低點)上升到1973年的84%,創歷史最高點。1974年起,臺灣開始推動十大建設工程,房屋建築業規模擴大,製造業生産凈值比重相對降低,到80年代初(1982年)之前一般不超過80%。此後,製造業生産凈值比重有所回升,90年代初保持在80%至83%之間。1991年開始,臺灣又推動投資規模龐大的“六年建設計劃”,基礎建築規模擴大,建築業生産凈值再度回升,製造業生産凈值比重又一度下降,1992年降至80%以下(79.5%)。90年代以來,臺灣製造業在資訊電子等高科技工業的帶動下,出現了較好的發展時期,製造業生産凈值比重重新上升,2000年達到81.4%。在製造業部門中,生産凈值比重在5%以上的工業部門包括電子及電力器材業、化學材料業、金屬業、紡織業、運輸工具業、食品業、石油煉製業、塑膠製品業與金屬製品業等。

 

房屋建築業是臺灣第二大工業部門。在經濟發展初期,經濟處於恢復時期,房屋建築業擔負重建任務,其生産凈值比重較大,1952年至1958年平均為18.2%。此後,房屋建築業生産凈值比重因製造業的大幅擴張與公用事業的發展而持續下降,由1959年的14%降為1973年的9.1%。1974年臺灣開始推動一系列重大基礎工程建設,帶動了房屋建築業的發展,其生産凈值比重開始回升,1980年達到13.8%,相當於60年代中期的水準。80年代,因公用事業的發展及製造業地位的進一步提高,房屋建築業生産凈值比重略有下降,一般不超過10%。90年代,由於“六年建設計劃”的推動,再次刺激房屋建築業的發展,其生産凈值比重開始回升,從80年代最低谷1986年的8.2%上升到1992年的12.3%。此後,由於房地産業的不景氣,房屋建築業生産凈值比重迅速下降,2000年為10.7%。

 

公用事業是由當局控制的水、電、燃氣業,在工業生産凈值中的比重較為穩定,50多年來一直在4%至8%之間變動。其中,80年代,公用事業生産凈值比重較高,年平均超過7%。90年代以來,公用事業産值比重呈下降趨勢,2000年為6.6%。

 

礦業生産因資源限制,生産凈值一直比較小,所佔工業生産凈值比重呈持續下降趨勢,其絕對生産凈值也自80年代初期開始下降。礦業生産凈值佔工業生産凈值的比重50年代平均達9.4%,60年代降為6.1%,70年代降為2.7%,1980年後更大幅下降至1%左右,2000年為1.3%。

 

輕重工業結構。在製造業內部,工業生産部門由輕工業與重工業構成。輕工業包括食品、飲料煙草、紡織、鞋及成衣製品、木材傢具業、印刷業、皮革及皮製品、橡膠製品及雜項製品業;重工業則包括紙及紙製品、化學及化學製品、石油及煤製品、非金屬礦産製品、基本金屬業、金屬製品業、機械、電機電氣器具與運輸工業等。按此劃分,50年代至80年代末期,儘管輕工業産值比例在下降,但輕工業仍是臺灣工業的主體,其産值佔工業産值的比重在50%以上。此後,輕工業産值比重下降速度加快,重工業産值比重上升,並逐漸成為臺灣工業的主體。1988年,重工業産值佔製造業産值的比重第一次超過50%,1998年上升到69.1%;輕工業産值比重則由45.4%降為30.9%;重工業生産凈值佔製造業凈值的比重由1987年的50.4%上升為2001年的76.9%,輕工業生産凈值比重則由49.7%降為23.1%。從輕工業與重工業的生産指數看,輕工業生産指數降至2001年的86.7(1996年=100),較1996年下降了13.3%;重工業生産指數升至134.8,增長了34.8%。可以説,重工業已成為臺灣工業的支柱。

 

傳統工業、基礎工業與技術密集工業結構。臺灣製造業有時劃分為傳統工業、基礎工業與技術密集工業三大類。傳統工業包括食品、紡織、造紙印刷、非金屬製品與雜項等工業;基礎工業包括化學材料、化學製品、橡膠製品、基本金屬等工業;技術密集工業包括機械、運輸工具與電機電子等工業。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按此劃分的工業結構已發生重要變化。1988年到1997年10年間,傳統工業産值佔製造業産值的比例持續下降,由36.1%降為24%;基礎工業産值比重變化不達,從36.2%上升為36.7%;技術密集工業産值比重大幅上升,從27.7%上升為39.3%。到1999年,傳統産業、基礎産業與技術密集産業的比重分別為20.8%、33.9%與45.3%。這足以顯示臺灣已逐漸由傳統工業為主體的工業結構轉變為以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體的工業結構。按臺灣“經濟部”完成的未來臺灣産業結構調整草案,到2020年,臺灣技術密集工業産值佔工業總産值的比重將上升為54%,基礎工業産值比重降為26%,傳統工業産值比重降為20%,技術密集工業將成為未來臺灣的支柱工業。

 

另外,臺灣製造業有時也劃分為勞力密集工業、資本密集工業與技術密集工業三大類。總體發展趨勢是,勞力密集工業産值迅速下降,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産業迅速發展。勞力密集型工業産值比重從1987年的49.9%降為1991年的53.3%,資本密集型工業産值比重從24.8%上升為28.2%;技術密集型工業産值比重從25.3%上升為28.5%,後兩者合計從50.1%上升為56.7%。

 

工業産品出口結構。工業産品出口結構集中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工業發展水準。早期,臺灣工業出口主要以勞力密集型産品為主。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臺灣工業技術水準的提升,資本與技術密集産品或重化工業産品出口迅速增長,成為臺灣工業産品的出口主力軍。

 

依臺灣《進出口貿易統計月報》統計,在工業産品出口中,重化工業産品出口比重從1984年的36.2%上升為2000年的70.9%,非重化工業産品出口比重卻從63.8%降為29.1%。按是否是高科技産品分,高科技産品出口比重從1989年的33.9%上升為2000年的55.8%,增長了16個百分點;非高科技産品則從66.1%降為44.2%;按技術密集度分,1989年到2000年,高技術密集度産品出口比重從24.2%上升為42.5%,低技術密集度産品出口比重從37.7%降為14.3%,而中技術密集度産品出口比重變化不大。若從單項工業品出口看,1993年,電子産品出口值超過紡織品後一直居第一位。2000年,出口居前三位的産品類別分別為電子産品(317億美元)、資訊及通訊産品(196億美元)與紡織品(152億美元)。

 

按傳統工業、基礎工業與技術密集工業出口結構分析,1997年與1990年相比,傳統工業出口比重由37.75%降為23.6%,基礎工業出口比重由21.76%上升為22.2%,技術密集工業出口比重則從40.49%上升為54.2%。另據臺灣“主計處”公佈的資料,機械與電機設備出口額佔總出口額的比重從1991年的34.5%上升至2000年的55.7%,10年增加21.2個百分點。其中電子、資訊、通信等産品出口比重由18%上升至34.6%。相反,紡織、木竹、鞋帽、玩具、陶瓷與水泥等傳統産業産品出口額比重下降。

 

由此觀察,90年代以來,傳統工業在工業出口中的地位大幅下降,基礎工業出口比重變化不大,而技術密集工業成為出口主力,佔工業産品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技術密集工業或科技産業已成為臺灣經濟的重要支柱。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