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即期匯價再創新高封死“漲停板”

2012-10-26 09: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范樂

  10月25日,9月中旬以來持續走強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續寫強勢,即期匯價不僅再創匯改以來新高、逼近6.24關口,更在收盤時牢牢封住“漲停板”。分析人士表示,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以來,全球熱錢正呈現出顯著流入亞洲地區的勢頭,近期人民幣、港幣的持續上漲可能就是其直接反應。從境內流動性的角度來看,未來較長時間內,市場資金面有望重獲“外援”。

  即期匯價再創新高逼近6.24

  午後牢牢封死“漲停板”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2012年10月25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3047,較前一交易日的6.3071小幅上漲34個基點。而在當日即期交易中,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則出現歷史罕見的大幅飆漲。

  來自WIND的數據顯示,25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高開于6.2450後迅速上行,午後開盤不久,該匯價便觸及6.2417這一相對於當日中間價上漲1%的“漲停”位置,而在下午約15點50分後更是牢牢封死“漲停板”,與中間價之間的價差高達630個基點。至此,人民幣即期匯價再度創出匯改以來的歷史新高,這也是10月以來的第7個新高。

  市場人士表示,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封死“漲停板”,直觀反映出交易機構大肆拋售美元、買入人民幣的交易行為,表明瞭市場對於人民幣匯價繼續走強的普遍心理預期。

  中金公司指出,QE3推出後,持有過多美元頭寸的機構出於避險的考慮開始平盤,並在市場上産生羊群效應,預計在年底之前人民幣的買盤仍會明顯強于賣盤,從而使得人民幣走強的行情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人民幣走強或暗示熱錢流入

  近期流動性有望持續好轉

  值得注意的是,在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投資者持續拋售美元的同時,境外尤其是亞洲地區熱錢回流的魅影也在若隱若現。

  24日香港金管局再度向市場注入30.62億港元,買入等值美元,以保持港幣匯率穩定。至此,金管局已在五天四次累計注資142.96億港元。而在本週一,泰國央行宣佈進一步放寬資本賬戶控制,放寬本地企業和個人投資境外的限制,旨在通過鼓勵資本流出方式來緩解泰銖升值壓力。此間觀察人士表示,熱錢重新流入亞洲新興市場或正再次形成階段性大潮,而這將顯著有利於國內流動性保持寬鬆。

  新加坡華僑銀行外匯分析師謝棟銘表示,自從全球央行開啟新一輪印鈔機以來,亞洲各國再次面臨資本流入壓力,有關國家和地區近期正各出奇招應對資本流入。例如,新加坡和香港通過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的方式,而泰國則是通過放寬資本管制鼓勵資本外流。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外匯佔款扭轉連續兩個月負增長的趨勢,月度增量達1306.8億元,使我國金融機構外匯佔款總額再度創下8個月新高。分析人士指出,結合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強和外匯佔款單月驟增來看,熱錢重新向境內回流的跡象愈發明顯,這將直接有利於市場流動性的改善。與此同時,伴隨著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強勢預期逐步加深,結匯意願上升帶來的人民幣基礎貨幣釋放,也將有利於流動性的充裕。國家外匯管理局本週三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銀行代客結匯1374億美元、售匯1311億美元,當月結售匯順差63億美元,已扭轉了8月份63億美元的結匯逆差。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