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0億“天量”逆回購對衝到期資金

2012-10-26 08:47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范樂

  在週四例行的公開市場操作中,央行進行了2250億元天量逆回購。其中,7天期逆回購1400億元,中標利率持平于3.35%;14天期逆回購850億元,中標利率持平于3.45%。

  此前,央行週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49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和42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持平于3.35%和3.60%。W ind的數據顯示,本週逆回購到期規模4050億元,減去190億元央票到期和共計3160億元的逆回購,公開市場資金凈回籠700億元。

  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石磊表示,此次央行逆回購總量2250億元,較前幾次的逆回購量顯著增加;央行的操作方式較為中性,因為市面上到期資金量較大,此舉是為了對衝到期資金。

  在大規模逆回購到期量衝擊下,貨幣市場雖有趨緊但並未有大幅波動。10月25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數據顯示,隔夜Shibor利率下跌5.41個基點,至2.7092%,7天Shibor利率上漲47.08個基點,至3.6175%,14天Shibor上漲13.92個基點,至3.6325%,1個月期Shibor利率上漲44.96個基點,至4.3796%。長期利率中,出現了漲跌互現的局面。其中3個月期利率上漲0.47個基點,至3.7086%,6個月期利率下跌0.03個基點,至4.0859%,9個月期利率與前一交易日持平,1年期利率下跌0.01個基點,至4.4000%。

  一位交易員表示,流動性已趨於穩定。一方面,未來逆回購到期量比較少;另一方面,影響資金面的負面因素多已過去。而且,從屢創新高的人民幣匯率看,10月外匯佔款可能繼續逾千億元。央行此前公佈數據顯示,9月外匯佔款結束連續兩月負增長,增加1306億元。

  浙商證券宏觀分析師郭磊判斷,存款準備金率調降的可能進一步下降。一者房價反彈,央行“投鼠忌器”;二者流動性現狀也降低了必要性;再者,通過公開市場微調對於央行而言也是一個好機會,借此提升流動性調控的精準度並將公開市場價格建立為銀行間市場的基準。

  經濟學家左曉蕾認為,當前的逆回購操作是基於近期資金流動性過剩和歐美國家實行量化寬鬆政策等方面考慮,與當前經濟形勢相匹配。9月底,M 2餘額同比增長14.8%,高於實際G D P增長高出5、6個百分點。當前貨幣寬鬆的狀況對於眼下所産生的負面影響或許並不明顯,但是需警惕明年下半年可能出現的通脹。現在經濟形勢和2011年情況相類似,要注意疊加流動性造成的衝擊。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