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製造業PMI預覽值回落 4季度經濟減速預期增強

2011-09-23 07:04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王思羽

  近日公佈的多項經濟指標紛紛出現了增幅回落態勢,惹人關注的是,作為經濟先行指標的匯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9月預覽值再度回落。在短暫反彈了一個月後,該指數較8月終值回落0.5個百分點。加之近期世界經濟的波動有可能進一步衝擊中國,當前市場對四季度中國經濟可能進一步減速的預期有所增強。

  遇冷

  匯豐銀行公佈的報告顯示,中國9月匯豐製造業PMI預覽值降至49.4,低於上月終值49.9,在8月短暫反彈後再次回落。而且如果9月終值不出現大的變化,匯豐製造業PMI就已連續三個月處於榮枯分水嶺線50下方。

  另外,9月製造業産出指數初值也從8月份的50.2下降至49.2,這是該指數在公佈預覽值以來首次位於50以下。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評論表示“匯豐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預覽數9月的回落與之前的情形類似。對於經濟可能硬著陸的擔憂是沒有依據的。外部需求僅略有放緩,官方公佈的貿易數據顯示出口增長仍然強勁。由於中國經濟對凈出口的依賴有所減弱,今年上半年凈出口對GDP貢獻率接近零,因而即便出口大幅下滑,國內需求仍足夠支援8.5%至9%左右的GDP增速。”

  不過作為先行指標,PMI回落更讓人關注的是——它可能預示未來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放緩。

  “PMI的下調與經濟的走勢是一致的。目前,我國還處在經濟增長減速的趨勢當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超愚也表示,PMI的下降和當前全球經濟發展大勢的惡化有關,它標誌著國內經濟增速的重新回落。但是他強調,這種二次回落並不是一些人所説的二次探底,只是增長速度再度放緩。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胡遲表示:“PMI指數下降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趨緩的徵兆,與國內外發展大勢一致,希望宏觀調控政策有所警惕。”

  PMI連續3個月低於50

  警惕

  多項指標出現減速

  其實不只是剛發佈的PMI預覽值,實際上除了1日公佈的8月PMI數據,9月公佈的幾乎所有反映宏觀經濟形勢的指標都難言樂觀。

  9日國家統計局:8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增幅比7月份下降了0.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比7月下降0.2個百分點;1至8月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同比增長25.0%,比7月下降0.4個百分點。10日中國海關公佈:月度貿易順差為177.5億美元,較上月回落137.4億美元。

  隨後在15日,國家能源局發佈的用電量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與上月相比出現同比增幅的大幅下滑,從7月的11.81%下滑到9.1%左右。有分析人士表示,工業增長速度同比下降是用電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樣在15日,人民銀行發佈了2011年第三季度全國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企業家問卷調查綜述和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從結果來看,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比上季回落2.1個百分點;企業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和宏觀經濟熱度預期指數較上季分別下降3和2.5個百分點,企業家信心指數較上季下降5.6個百分點;全國50個城市的2萬戶城鎮儲戶的當期收入感受指數較上季回落1.8個百分點,未來收入信心指數較上季回落1個百分點。

  國企利潤也在下降。財政部19日公佈數據顯示,8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和應交稅費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降幅分別為10.5%和1.1%。

  還有高速公路的車流量。中金公司報告表示,上市公司車流量數據更能反映實體經濟的真實情況,車流量同比增速與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存在一定相關性,車流量增速一般領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一個月,由此預示著工業增加值在未來一段時間也將呈現下滑趨勢。贛粵高速披露的數據顯示,2011年8月份車輛通行服務收入2.3億元,環比下降4.4%,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7.35%;2011年1至8月份車輛通行服務收入18.7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36%。

  國際銅價近期的回落同樣反映了中國經濟的減速。倫銅19日跌至每噸8400美元,突破了每噸8500美元至10000美元的年內交易區間。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孔慶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中國消費的銅佔世界産量的40%,由於中國的宏觀經濟依然存在下行風險,中國需求的支撐力度減弱是銅價走軟的重要原因。

  環境

  外部波動衝擊國內

  展望未來的中國經濟走勢,近來世界經濟形勢的波動更讓人擔憂,尤其是愈演愈烈的歐債問題。

  《經濟學人》首席經濟學家RobinBew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歐洲債務危機將嚴重的衝擊中國。因為“經濟不景氣必然導致歐盟國家在中國進口數額減少,對華投資減少,而出口和投資的減少又肯定會使得中國在相關領域經濟發展減緩。”

  更大的問題是,RobinBew認為,歐洲債務危機如果只是試圖通過救助解決,對於歐盟國家來説今後只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歐元區瓦解,另一種是主權債務蔓延到歐元區的其他國家。

  銀河證券董事總經理左小蕾同樣認為,現行政策解決不了歐元區國家的債務問題。她説,現在的救助機制就是把資金分批給這些出問題的國家,同時要求這些國家縮減財政開支。但是國民反對縮減福利,結果財政開支就降不下來,國家財政就缺少盈餘,債務就繼續上升,形成惡性迴圈。左小蕾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已觸到二次探底的邊緣。雖然美國、歐洲、日本目前都還是正增長,但是一旦美國或歐洲在應對目前形勢中出現問題,就可能會重新導致全球經濟進入衰退。

  如果世界經濟二次探底,那對中國的衝擊將很大。“當前中國的貿易、投資都是融入世界一體化當中的,如果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經濟都是非常糟糕,中國不可能受益,到時經濟可能會出現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增長速度快速下滑的狀況。”RobinBew説。

  實際上現在市場已經普遍認為第四季度中國的出口將面臨考驗。作為先行指標,8月PMI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自2009年5月份以來的首次回落到50以內。在9月匯豐製造業PMI預覽值中,新出口訂單指數更是加速萎縮。

  預期

  四季度可能繼續減速

  鋻於當前國內經濟指標缺乏亮點,國際經濟形勢又劇烈波動,國內市場普遍預期四季度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將繼續放緩。

  “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和國際上的經濟形式有很大關係,受全球經濟危機的衝擊很大,很難實現率先復蘇。”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超愚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他表示,中國經濟現在還處於一個復蘇的階段,經濟的發展有時候不僅僅靠客觀因素,還依賴主觀的市場預期和社會政策的積極程度。但是,過分的唱衰我國經濟實際上是不利於經濟的復蘇和發展的。這個時候政府必須要有所作為,承擔起穩定經濟發展的責任。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劉霞輝也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長可能是平穩中略有回落的局面。”不過劉霞輝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絕對數字來看,現在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還是很快的。中國經濟存在著很強的內生增長動力,只要貨幣政策不進一步緊縮投資就會加速增長。儘管下半年外部經濟形勢不太明朗,但是全年增長速度也不會低於9%。

  基於四季度經濟將繼續放緩但幅度有限的判斷,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經濟師周景彤建議政府穩住貨幣政策,同時加大財政政策力度。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目前經濟增速不高,資産價格基本穩住,物價上漲的壓力也將不斷減輕。而且當前市場上的流動性實際上已經很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貨幣政策再收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大大降低。

  同時為了保證經濟增長,可以考慮在社會保障、就業、醫療衛生教育等方面增加投入力度,並給個人和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減稅。“中小企業在資金的利用效率、經濟增長、就業等方面優勢比較明顯。”周景彤説。

  屈宏斌則強調:“在增長溫和放緩的背景下,沒有必要出臺新的刺激政策。”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