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連續十周凈投放4千億 難改流動性偏緊

2011-09-23 08:55     來源:新華網     編輯:王思羽

  中國人民銀行22日發佈的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顯示,22日央行發行10億元的3月期央行票據,參考收益率為3.1618%。

  在與到期資金對衝之後,本週央行繼續向市場實施資金凈投放,這也是央行連續第十周向市場凈投放資金。然而,央行資金的巨量投放並未緩解市場資金面緊張局面。

  連續十周資金凈投放

  根據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此前的9月20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300億元7天期限的正回購操作,同時發行10億元期限為1年期的央行票據。至此,本週央行回籠資金合計320億元。

  由於本週到期資金為800億元,對衝之後,央行本週向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達480億元。

  至此,央行已連續十周于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累計投放資金達3990億元。

  近期銀行流動性趨緊

  然而,央行資金的巨量投放並未緩解市場資金面緊張局面。數據顯示,本週以來,銀行間市場拆借利率(SHIBOR)有所上行,其中,7天利率、14天利率和30天利率等短期利率上漲幅度較大,資金面依然處於偏緊狀態。

  有銀行交易員指出,臨近月末季末因素、國慶長假、銀行應對指標考核、大盤股發行以及籌備補交準備金等因素,令銀行面臨多重資金緊張壓力。

  興業證券的一份報告認為,未來幾個月到期資金量明顯回落,並且呈現出前高後低的特徵,資金面趨緊趨勢正在形成。報告指出,9、10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資金相對較多,分別達到4510億元和3770億元,但11月只有約1550億元,而12月份的到期量僅有220億元。

  外部流動性延續壓境之勢

  就在銀行內部流動性趨緊的同時,境外流動性又見充裕之勢。央行21日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新增外匯佔款達3700多億元,熱錢壓境之勢超出市場預期。此外,由於美聯儲21日宣佈將採取“賣短買長”的“扭轉操作”以壓低長期國債利率,熱錢壓境的風險或將再度加劇。

  專家指出,美聯儲此次“扭轉操作”雖未增加美元的總供應量,但低利率將進一步推動經濟體間的跨境資金流動,進而影響到國內資金供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扭轉操作”試圖通過推低長期利率來刺激需求,繼續維持低利率目標意圖十分明顯。

  “美國維持超低利率的政策將進一步固化中美間利差,這會讓國際熱錢不斷流入國內,增加流動性調控的壓力。”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表示。(記者王宇、倪元錦、王培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