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值蒸發3萬億 股民悲歌療傷

2011-09-23 09:03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王思羽

  A股蒸發3萬億,股民“悲歌”療傷

  A股平均股價也跌至8.43元,股民投資意願跌至冰點;美股昨開盤暴跌被稱“2012來了”

  “是因為和股票感情太深還是認為市場待我們太絕/那感覺就像聽歌難捨難分……我總是選錯了股票傷心卻又不願拋/放不開魂牽夢縈愛的你無處説淒涼/回首燈火闌珊處是否還有你……”一首有感而發的“股票歌”道出了股民們長久以來的辛酸與苦楚。  

  2011年的股市,機構賠錢,大戶賠錢,散戶也賠錢。今年以來,滬深兩市總市值已悄然蒸發逾萬億,而伴隨眾散戶賬戶縮水的,卻是上市公司的瘋狂圈錢和套現高管們日漸鼓囊的錢袋子。

  小散新歌:

  《水調歌頭A股》牛市幾時有?把酒問證監,不知今夕是何年/晨起影,看綠盤,一時淚滿面/我欲拋盤去,又恐皆失算,低處不勝寒/股市擴容快如劍,想賺錢,難難難/牛低頭,熊年年,監管不管,圈錢圈錢俱歡顏/轉朱閣,看散戶,夜無眠,股市常虧,何時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股市此難全/但願人長久,股票不能沾。

  十大金股八成虧,小散賬戶縮水

  “A股市場低迷兩年多,天天就只見賬戶縮水,不見公司分紅。所謂的專家每天在告訴我們搞什麼‘價值投資’,但在現如今這個‘投機’橫行的市場,叫我們這些股民無所適從”。資深股民周先生抱怨説,“現在我周圍越來越多的朋友對炒股失去興趣了。”

  “前幾年幾個同事炒股票,那時他們一個個天天盯著炒股軟體,幾乎每天都喜形於色地説今天又賺了多少多少。”站在股市“城外”的呂先生這樣講述週遭朋友的經歷,“可是炒到最後,都沒逃過被股市吞噬的命運啊!一個炒的股票摘牌了,一個虧四五萬後忍痛割肉退場了,一個發誓今生永遠不再碰股票了,還有一個説他不賠不賺,其實我知道他虧錢了但不好意思説。”

  ■點評:數據顯示,中國的散戶比例在全球股市中佔比最高,約為90%;相比之下美股的這一比例僅佔35%,機構比例則佔65%。在這樣的投資結構下,散戶的投資得失被高度放大。來自中登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期末空倉A股有效賬戶數佔期末A股有效賬戶的比重57.79 %,半數以上的股民在“只看不買”。如果你參考了年初的券商“十大金股”,那麼“八成”是全虧了,“九成”跑輸了CPI。統計顯示,截至發稿時,年初以來,122隻券商金股有104隻下跌,佔比85.25%;有117隻金股落後於CPI,佔比高達95.90%。而來自央行最新發佈的2011年第3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82.8%的城鎮居民傾向於“儲蓄”,17.2%傾向於“更多消費”,投資意願回落。在各主要投資方式中,選擇“房地産投資”的居民佔23.6%,仍為居民投資首選。其他依次為“基金理財産品”21.3%,“債券投資”14.2%,“股票投資”9.2%,“股票投資”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準。

  基民新歌:

  “君子坦蕩蕩,小人賣基金。商女不知亡國恨,一天到晚賣基金。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説我在賣基金。千古興亡多少事,只因滿朝賣基金。舉頭望明月,低頭賣基金。少壯不努力,老大賣基金。君當做磐石,我願賣基金。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意賣基金。春眠不覺曉,處處賣基金”。

  基金凈值大縮水,社保炒股虧5%

  “我定投了三年零四個月的基金,仍微虧5%,跑輸活期存款!”基民陳女士滿懷憤慨地評論道;而基民王先生則調侃説:“我買的基金,虧的家裏都不認識了,難道也給郭美美買包去了?”“我的基金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今早起床,開機就收到基金髮來生日祝賀短信,一度覺得不知該笑還是生氣。”白領查小姐在清晨的1號線地鐵裏和朋友閒談。“我2004年開始參與基金投資,雖説趕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獲得了一些收益,但是自那以後業績就一路下滑。而且現在新發基金那麼多,銀行的客戶經理隔段時間就建議換産品,現在是無所適從。”招商銀行大廳內,投資基金6年多的王女士搖著頭查完了當日的基金凈值,話語間流露著對基金投資回報的不滿。

  ■點評:9月份以來,基金、社保、QFII、券商理財以及保險資金等機構基本都淪陷於A股市場。統計顯示,以6月末的持倉數量計算,基金持有的864隻股票賬面縮水近800億元,而開放式基金的資産凈值自今年年初的2.38萬億減少至目前的2.22萬億;保險持股也折損近18億元,社保基金持股的市值下降超過5%,券商理財和QFII的持股也遭受一定損失。統計顯示,截至發稿時,納入統計的836隻開放式基金(非貨幣),有348隻基金自成立日起複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負值,佔比高達41.63%;而437隻産品的複權單位凈值增長率低於6%;337隻産品的累計單位凈值低於1元。從基金類型來看,除了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在虧損前十的榜上佔據了三個席位;而從基金成立的時間來看,2007年成立的基金最為受傷,其次則是2009年成立的基金。

  股市新歌:

  《沁園春A股》:千點狂瀉,萬股折腰。望滬深兩市,一地雞毛。新股破發,小非狂逃,天量融資,公司業績難提高。慢牛倒,看綠盤熊市,分外蕭條。買盤如此稀少,引改革根基在動搖,笑新老散戶,猶盼利好。籌資抄底,又被套牢,俱完矣,看賬面金額,只剩零鈔……

  A股市值縮水3萬億

  來自交易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8月末,滬深兩市總股本逾2.9萬億股,兩市總市值25.46萬億,較去年年末26.54萬億縮水1.08萬億,而相較於今年3月的27.77萬億縮水2.31萬億。另有統計顯示,以9月15日收盤價為基準計算,兩市A股總市值為24.4萬億元,若剔除今年以來上市新股貢獻的市值,A股總市值降至23.3萬億元,較去年末的26.3萬億元縮水金額高達3萬億元。另據統計,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由去年末的20倍降至前日的15倍以下,A股平均股價也跌至8.43元。

  ■點評:來自巨靈金融系統的統計顯示,從年初至今共有202家企業IPO,基本保持每月25家的速度上市。快速擴容的背景下,是破發股票總量的上升。截至目前為止,A股市場共有306隻股票跌破發行價,平均跌破幅度約為18.61%,而上市首日收盤即破發的新股也超過60家。

  多次出現的新股大面積破發,也使得2011年的A股成為自1995年以來最嚴重、最密集的新股“破發潮”。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