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下季度房地産市場會有格局性變化

2010-04-21 15:21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程軼文

  中廣網北京4月20日消息(記者王浩) 此次新出臺的“國十條”對抑制投機性購房,目前已經起到了一定效果。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日前提醒,現在老百姓要對房地産市場特別小心,應以居住需求為根本,不要把房地産跟投資捆在一塊。

  隨著新政策的出臺,目前房地産市場中買賣雙方正在進行著微妙的博弈。李稻葵認為,就在下個季度,房價就會出現格局性變化:

  李稻葵:我相信就在下個季度,中國的房地産市場就將出現一個格局性的變化,那就是價格停止快速上升,甚至於出現一定的下降,並且還會根本性的改革措施的出現,比如更有力的增加政策性住房供給的政策。

  流動性充裕,通過膨脹預期加強,而股市、外匯、期貨等投資品種,不是進入的門檻太高,就是變幻的讓人琢磨不透。苦於投資無門,人們只能把錢放到看得見摸得著的房産上。但在此刻,李稻葵特別提醒,老百姓現在要格外小心,不要把房地産等同於投資:

  李稻葵:改革的力度和影響度要遠遠超過調控,而現在就正是改革。對於老百姓而言,要非常冷靜,要搞清楚,如要要是純粹為自己找到一個投資渠道的話,房地産不見得是最合適的,如果沒有住房,是為了改善住房,那可以考慮,以居住需求為根本,不要把房地産跟投資捆到一塊,要小心。

  在之前的數次房地産調控中,每次調控之後,房價似乎都會有報復性的反彈,這也讓很多投機者,對此次房地産新政抱有幻想。李稻葵説,投機者跟政府對賭的結局只能以失敗收場:

  李稻葵:今年的一季度,是房價最後的瘋狂。這些投資者沒有看到大勢,要跟政府對賭,跟當前的政治意願和百姓呼聲對賭,最終肯定是以房價下降和短期投機者的損失為結局。

  不管是自住,還是短期投機者,房價是大家關注的核心。那麼,到底什麼程度的房價,才是合理的房價呢?李稻葵給出了説法:

  李稻葵:國際上的平均説法,是房價不能超過年每人平均可支配的10倍,那麼中國的老百姓儲蓄率高一點,我想再高也不要超過12、13倍,頂多15倍是上限。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