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未來調控政策應“寬財政緊貨幣”

2010-04-21 15:14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程軼文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18日在2010年投資與理財年會上表示,目前我國資金充足,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佔國內生産總值(GDP)比重偏高。未來幾年將出現“有錢無處投資”的情況,調控政策將相對謹慎,應實行“寬財政緊貨幣”政策。

  李稻葵認為,目前我國財政資金充裕、負債有限,在財政政策上可以“大膽一點”擴大財政支援,搞“大財政”和擴張型財政,利用財政赤字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型,並用以解決一些基本的民生問題。貨幣政策方面,未來政策制訂不能只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也要參考資産價格水準。由於目前M2佔GDP比重較高,長遠來看,將對我國經濟穩定構成巨大壓力。因此,未來幾年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將會被反覆使用,以儘量使存款留在銀行體系,避免形成資産泡沫。與此同時,應採取一些非傳統、非典型的貨幣政策工具,用以增加適合投資的標的。“目前中國市場不缺錢,但缺好的證券和投資品種,應通過政策手段給投資資金創造機會。”

  他指出,與我國市場不同,國際金融形勢未來3至5年非常複雜。為修補私人部門資産負債表的危機,很多國家以國家信用為擔保,推動資産價格迅速恢復,許多股市恢復到歷史最高點的60%。預計西方國家資産價格將繼續攀升,未來3-5年股市有望突破歷史最高水準。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演變已從私人部門信用危機發展為國家信用下降,發達國家面臨信用問題,財政擴張空間狹小。為支援經濟增長,主要發達國家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已流入市場的貨幣短期難以收回,股市將上升。因此,投資者不應只把傳統的國內股市和房地産市場作為投資標的,可通過QDII投資境外市場。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