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指遭遇“八連陰” 復蘇受困“貧血症”

2011-08-04 09:03     來源:中證報     編輯:王思羽

  美股市值兩周蒸發萬億

  道指現八連陰 歐亞股市普跌

  在經歷數月的拉鋸戰後,美國終於在“大限”之前成功上調債務上限,但這並未給低迷的股市注入“興奮劑”。相反,2日當天美國股市全線下挫,標準普爾500指數大跌2.6%,出現七連陰;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2.2%,創下八連陰;納斯達克指數也下跌了2.7%。

  至此,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均已創下2008年10月以來最長下跌週期,標普500指數當前點位已回到年初水準以下。另據彭博社數據顯示,過去兩周美國股市市值累計蒸發1.07萬億美元。

  歐洲股市也未能倖免。截至2日收盤,基準股指歐洲斯托克600重挫2.5%,觸及26個月低位;英國富時100指數收低0.97%;德國股市DAX指數收挫2.26%;法國CAC 40指數大跌1.82%。3日早盤歐洲股市延續跌勢,截至北京時間3日19時30分,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0.78%;德國股市DAX指數下跌0.83%;法國CAC 40指數下跌0.33%。

  籠罩美歐市場的陰雲同樣影響了3日的亞太股市。截至3日收盤,日經225指數下跌2.1%至9637.14點,創下3月15日以來最大跌幅;韓國綜合股指收跌2.59%;香港恒生指數下跌1.91%至21992點;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指數下跌0.95%;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下跌1.47%;澳大利亞股市收跌2.3%。

  美國債務違約炸彈在最後一刻被暫時拆除並未給市場帶來太多提振。在一系列疲軟的經濟數據“狂轟濫炸”之下,市場對全球經濟復蘇前景的擔憂情緒驟然升溫,全球股市在過去數天普遍遭遇重挫。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經濟面臨失速風險,歐洲債務危機警報頻頻拉響,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正在增強,在此背景下市場波動可能加劇。

  美經濟或患“貧血症”

  復蘇前景不明 衰退風險增大

  造成全球股市普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市場對全球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復蘇的擔憂上升。資本經濟公司美國經濟學家保羅戴爾斯表示,近期的經濟數據一直給市場帶來意外,“市場對經濟前景更加擔憂”。

  美國商務部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美國消費開支下跌0.2%,遠遜於預期,並出現2009年9月以來首次下跌,同時個人收入創下去年9月以來最小增幅。分析人士認為,就業崗位匱乏加上薪酬增長無法追上通脹上升的腳步,令消費者在開支方面更趨謹慎。考慮到消費支出對美國GDP的貢獻率高達七成,市場有理由擔心美國經濟復蘇已經患上“貧血症”。

  此前有部分分析師預計,隨著日本大地震造成的供應鏈破壞逐步修復,下半年美國汽車生産和銷售有望提速,消費支出將有所反彈。不過目前看來這一預期實現頗有難度,一方面先行指標顯示美國製造業正步入兩年來最疲弱的增長,另一方面美國汽油價格仍居高不下,對消費形成拖累。

  消費開支數據只不過是一系列不佳經濟數據中的最新一個。此前美國供應管理協會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美國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滑至50.9,遠遠低於分析師預期,並接近榮枯分界線。而上週五公佈的美國二季度GDP增速初值為1.3%,一季度GDP增速也從此前的1.9%大幅調降至0.4%。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聯席首席投資官、“債券天王”比爾格羅斯認為,美國經濟正處於失速狀態,儘管尚未出現衰退,但美國經濟正處於“臨界點”。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商業週期委員會成員之一、哈佛大學教授馬丁菲爾德斯坦也認為,美國經濟正在衰退邊緣掙扎,“經濟陷入新的衰退的可能性達到50%”。

  事實上,由於最關鍵的勞動力市場迄今未有改善的跡象,美國經濟很難在短期實現穩定增長。今年6月,美國非農就業崗位僅小幅增長1.8萬個,市場預計本週五齣爐的數據將顯示7月非農就業崗位增長8.5萬個,而這一水準遠不足以撼動高達9.2%的失業率。高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二次衰退的幾率增加,就業市場將最終決定其是否會步入衰退。

  債務炸彈尚未徹底排除

  美債積重難返 歐債持續發酵

  在8月2日的“大限”當天,美國參議院順利通過提高債務上限的協議,並經奧巴馬簽署。不過,“提限”雖然減少了市場不確定性,但並未緩解市場憂慮,投資者仍擔心美國可能失去其長久以來一直引以為豪的AAA信用評級。

  2日當天,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和惠譽先後確認了美國的AAA信用評級,但同時警告稱,如果美國立法者未能實施債務削減措施且經濟持續疲軟,美國信用評級仍有可能被下調。穆迪高級信用評級主管斯蒂文海斯稱,可能在兩年或者更快的時間內針對美國評級作出最終決定。惠譽主權評級部門主管大衛萊利稱,中期來看美國評級調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短期風險“不高”。惠譽預計將在本月內完成評級審核。

  截至本報發稿時止,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準普爾尚未就美國評級作出表態。此前標普已將美國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並表示任何少於4萬億美元的債務削減方案都可能危及美國評級,而美國兩黨最終達成的削減開支方案遠遠低於這一標準。而在3日,中國專業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宣佈將美國本、外幣國家信用等級從A+下調至A,展望為負面。

  分析人士認為,美債上限問題的解決在短期可能有正面影響,但長期來看仍然如同一顆定時炸彈。美國債務問題積重難返,評級前景仍有下調可能。一旦評級遭降,美國借貸成本將顯著上升,進一步拖累遲滯的經濟復蘇。即便評級不被下調,美國也必須“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這使得疲弱的經濟復蘇更加艱難。

  美債危機暫緩的同時,歐元區危機又再度升溫。近期義大利與西班牙國債收益率顯著上升,塞普勒斯也受到評級機構警告。據悉,義大利經濟部長和歐元集團主席在3日就歐元區面臨的問題舉行會談。市場人士認為,如果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義大利出現債務危機,將給全球市場帶來進一步打擊。

分享到: 新華微博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