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銀行就違規收費辯解 理由全是"理解不同"

2011-08-04 06:50     來源:新華網     編輯:王思羽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公佈了多家金融機構7月違規收取人民幣個人賬戶密碼挂失費的事實。銀監會3日要求所屬各級監管部門徹查銀行服務收費違規問題,涉及違規的多家銀行同日表示,違規現象出於對“密碼重置和密碼挂失的關係”理解不同,並表示儘快退還多收費用。

  今年3月9日,銀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免除部分服務收費的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從今年7月1日起取消11類34項服務收費,其中包括密碼修改手續費和密碼重置手續費。

  工行有關方面負責人表示,此前,銀行在櫃面辦理涉及個人賬戶密碼的收費項目有密碼修改手續費、密碼重置手續費、密碼挂失手續費三項,而《通知》中未明確規定免除密碼挂失手續費。由於當時理解偏差,該行按原有收費標準收取了密碼挂失費用。

  農行、建行、中行也表示,當時對密碼挂失手續費是否屬於免除服務收費項目的問題理解不同,直到7月5日相關部門明確要求取消密碼挂失收費,才從7月6日起免除了密碼挂失手續費。

  中國銀行業協會3日發佈緊急通知,要求會員銀行開展專項自查,確保下屬分支機構無違規行為,並在門戶網站顯著位置公告落實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對於違規收費,會員銀行應利用業務系統批量返還,或在營業網點櫃面開闢綠色通道。同時,各會員銀行還應做好客戶告知、致歉和投訴處理工作。

  據工行自查,該行吉林和內蒙古兩家分行7月1日到5日在櫃面共辦理密碼挂失業務1740筆,收取密碼挂失手續費17400元。工行已要求各分行將7月1日至5日收取的密碼挂失手續費退還給當事人。

  建行、農行和中行發言人也表示,正對7月1日至5日收取密碼挂失費用進行賬務處理,組織做好退款工作。

  中行表示,近期還將開展服務收費的自查自糾工作,要求各分行對一線操作人員加強政策宣講與培訓,對發現的問題認真整改,確保將監管要求徹底落實到位。

  發改委此前表示,中信銀行總行、興業銀行總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總行擅自推遲取消人民幣個人賬戶密碼挂失手續費的時間,將對其依法給予嚴肅處理。

  對此,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解釋,由於變動密碼的業務操作環節複雜,該行從7月7日到8日一直對相關電腦系統應用程式進行改造、升級,致使拖延至7月9日才取消了密碼挂失手續費。

  興業銀行則表示,由於個別經營機構政策傳導不夠及時,導致個別櫃面人員在具體業務辦理過程中仍繼續收取密碼挂失手續費,給客戶造成了不便和額外的密碼挂失手續費支出深表歉意。

  受處理的三家銀行均已責成相關經營機構認真自查,將積極退還相關客戶多收費用,做好客戶解釋工作;並表示今後對於涉及面廣、公眾關心的收費項目,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一步充分履行提前公示義務。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