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二次探底憂慮加深 全球股市跳水

2011-08-04 09:01     來源:新華網——上海證券報     編輯:王思羽

  8月2日,紐約股市在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憂慮情緒打壓下大幅下挫 本報傳真圖

  美國接連出臺的疲軟經濟數據,搶走了在最後時刻簽署立法提高美國債務上限的奧巴馬的風頭。由於投資人將關注焦點轉向糟糕的經濟基本面,美股三大指數2日全線暴跌超過2%,標普500指數盡數回吐今年以來漲幅。亞太股市3日也跌成一片,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股市都下跌逾2%,歐洲主要股市3日開盤後再跌近2%。避險品種黃金、白銀再度成為弱市亮點。

  ⊙記者 朱周良 ○編輯 衡道慶

  美股創年內收盤新低

  與前一天的高開低走不同,2日的美國股市幾乎是一路下挫,三大指數都收在日內最低點附近。奧巴馬簽署提高債務上限法案的看似重大利好,基本上被市場所忽略。

  截至2日紐約收盤,標普500指數大跌2.6%,創下一年來最大跌幅,報1254.05點,創下今年以來的收盤新低。該指數已連續七個交易日下跌,為2008年10月份以來最長的一波跌勢。

  截至週二收盤,標普500指數今年以來已轉為累計下跌0.3%。當天,該指數跌破了1286點附近的200天移動均線。技術分析師認為,跌破200天移動均線可能意味著更大的下跌空間。

  代表藍籌股的道指2日下跌265.87點,跌幅達到2.2%,收報11866.62點。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收跌75.37點,收于2669.24點,跌幅為2.8%。

  歐洲股市當天也繼續走低。一項泛歐股票指數收跌1.8%,創下近一年來最低收盤點位,當天的跌幅也是3月份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具體到單個市場,倫敦股市2日收跌1%,巴黎股市跌1.8%,法蘭克福股市跌2.3%。3日開盤後,歐洲股市繼續走低,英法德三大指數開盤跌幅在1%左右。

  亞太股市3日連續第二天大跌,MSCI亞太指數當日尾盤跌2.3%,連續兩天累計下挫了4%,創下自3月15日以來的兩日最大跌幅。單個市場中,日本股市收跌2.1%,觸及五周低點;韓國股市跌2.6%,創兩個月來最大跌幅。澳大利亞股市收跌2.3%,至11個月低位。中國臺北股市收挫1.5%,創四個多月來收盤新低;中國香港股市跌1.9%,創一個月來單日最大跌幅。

  經濟數據引發擔憂

  分析人士指出,股市再度連續大跌,主要是受到了更多疲軟經濟數據打擊,特別是美國,這使得投資人對經濟二次探底的疑慮增加,觸發了廣泛的避險情緒。

  管理著300億英鎊資産的霸菱資産管理基金經理巴克利表示,眼下市場的最大憂慮在於,世界經濟的增長似乎開始停頓。市場人士指出,在美債風波告一段落之後,投資人的興趣點已從華盛頓的政治紛爭回到了殘酷的經濟現實。

  過去幾天,美國、歐洲等主要經濟體發佈的諸多重要經濟數據都發出異常疲軟的信號。上週五美國公佈的上半年GDP經濟數據遠低於市場預期,一季度增速下調至僅為0.4%。週一歐美公佈的製造業PMI雙雙降至近兩年低點。

  週二,美國發佈的多項重要經濟數據又一次令人失望。美國商務部週二公佈,6月份消費者支出下降0.2%,為2009年9月份以來的最大降幅。此前經濟學家的平均預期為,6月份消費者支出持平。6月份個人收入僅增長0.1%,5月份為增長0.2%。

  與此同時,6月份的儲蓄有所上升。6月份美國個人儲蓄率升至5.4%,為將近一年來的最高水準,5月份儲蓄率為5.0%。

  個人消費開支約佔美國經濟總量70%,是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不過,從最新數據看,收入增長緩慢,儲蓄率上升,都表明消費者的消費意願並不強烈。

  最新數據還顯示,湯森路透/密歇根大學7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2009年3月份以來的最低水準。而截至7月24日的一週,彭博消費者舒適度指數跌至5月份以來的最低水準。

  黃金白銀成弱市亮點

  股市的表現也充分展現了市場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憂慮,出口、工業等與經濟週期密切相關的個股在各大市場領跌。

  2日的紐約市場,聯合技術與卡特彼勒均下挫超過3.5%,被視作經濟表現“晴雨錶”的道瓊斯交通運輸平均指數下挫3.7%。在3日的亞太市場,本田汽車、利豐、三星等以美歐為主要市場的出口商股價領跌大盤。

  避險意願的下降,也對原油、農産品等大宗商品構成壓力。繼週二的大跌之後,原油期貨3日引領大宗商品繼續走低。不過,黃金、白銀成為弱市中的亮點,避險買盤的追捧,推動金價連續飆升並創出歷史新高。

  3日歐洲盤中,紐約黃金期貨一度上漲近2%,升至1675.9美元,進一步刷新隔夜盤中創出的1646.80美元的紀錄高位。週二金價上漲了1.4%。前一天大漲2%的白銀期貨3日繼續走強,盤中一度上漲2.6%,至41美元上方。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各國央行大舉買入黃金的消息頻頻曝光。2日,韓國央行宣佈,過去兩月買入了25噸黃金,將其黃金儲備擴大了數倍。墨西哥、俄羅斯、泰國等央行今年也被曝買入了大量黃金。

  瑞銀3日發佈報告,將黃金的一個月目標預期從1575美元上調至1725美元,3個月預期則從1600美元上調至1850美元。

  美經濟重陷衰退概率升至五成

  ⊙記者 朱周良 ○編輯 衡道慶

  近期全球對於美國經濟增長前景的憂慮並非毫無依據。本週,美國唯一有資格評定經濟運作週期的權威機構的多位成員指出,受到消費疲軟和政府開支削減等因素影響,美國經濟再次出現衰退的概率正在上升,且已達到五成左右。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下屬的經濟景氣週期測定委員會的五位成員近日都表示,由於消費者和政府削減支出,美國經濟再次下滑的概率正在上升。該委員會共有九名成員,其工作職責之一是測定經濟衰退開始和結束的時間。

  在上述機構發表悲觀看法的同時,最新公佈的美國6月份消費開支創下近兩年來的最大降幅,與此同時,奧巴馬政府和國會正在推行大規模的赤字削減計劃。

  上述委員會的成員之一、哈佛大學知名經濟學教授費爾德斯坦本週在接受電視採訪時指出,美國經濟當前正行走在“懸崖邊緣”。“眼下,美國經濟再次滑向衰退的概率達到了50%。美國經濟並沒有出現太多增長。”費爾德斯坦説。

  經濟景氣週期測定委員會主席、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霍爾則表示,2011年上半年經濟的增速放緩程度超出了預期,對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構成風險。來自美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美國的國內生産總值較上年同期僅增長1.3%,第一季度更是只增長了0.4%,低於此前的預估。

  霍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經濟增速越慢,不利因素引發經濟衰退的概率就越大。霍爾説,雖然該委員會不預估經濟衰退的概率,但是委員會成員個人可以預測。

  根據NBER此前的判斷,美國經濟最近一輪衰退在2009年6月結束,始於2007年12月,共持續了18個月,是二戰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衰退期。不過,該委員會做出這一結論時已是2010年 9月份。

  美國商務部上周公佈,美國GDP在2007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萎縮了5.1%,此前公佈的萎縮程度為4.1%,創下戰後的最高紀錄。

  經濟景氣週期測定委員會的成員認為,住房和就業市場疲軟、企業信心不足以及消費者和政府降低負債的努力,是阻礙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NBER成員、哈佛大學教授弗蘭克爾指出,政府開支的縮減,會在明年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一大拖累。“政府已成為今年美國經濟收縮的一大‘禍首’”。弗蘭克爾指出,在聯邦、地方州政府等各個層面,財政刺激都正在被收回,這進一步削弱了增長的動力。

  其他一些人士也對美國經濟前景表示了擔憂。華爾街知名分析師惠特尼本週稱,美國經濟已出現二次探底跡象。資産管理機構貝萊德的固定收益部門主管費希爾則表示,美國經濟當前已“非常接近停滯”。

  持同樣看法的還有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加州大學巴克利分校教授羅默。“與六個月前相比,再次發生經濟衰退的風險所有上升。”羅默2日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説。她預計,美國將實現“微弱的正增長”。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