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上市公司排行中國升勢最猛

2010-04-28 09: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美國《福布斯》雜誌日前發佈了最新一期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排行榜。在這次“大閱兵”中,共有來自全球62個國家/地區、26個行業的公司上榜,其中美國銀行業巨擘摩根大通力壓通用電氣登上榜首,而去年排名第三的日本豐田汽車則直線“墜落”,跌至第360位。

  行業板塊中,銀行業表現最佳,在前十名中佔據半壁江山,汽車業表現低迷,不但整體排名下移,而且包括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等在內的知名車企今年都無緣榜單。地域角度看,中國企業升勢最為強勁,兩岸三地上榜總數超過200家,堪稱榜單最大之亮點。

  行業排名大洗牌

  《福布斯》雜誌每年公佈一次全球最大的2000家上市公司排名,與同樣頗具知名度的《財富》500強排名不同的是,《福布斯》榜單更注重對企業綜合素質的考量,主要以銷售額、利潤、資産和市值四大指標為依據,對企業此前一年的表現進行打分。

  據統計,今年上榜的2000家企業在2009年總計收入30萬億美元,實現利潤1.4萬億美元,資産總值124萬億美元,市值31.41萬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市值較前一年大幅增長61%以外,另外三項指標均已連續第二年出現下降。

  通常保持在穩定狀態的榜單排頭兵序列今年被打破。摩根大通超過去年的“狀元”通用電氣,成為全球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上市公司。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因召回風波和銷售低迷,去年汽車業領跑者豐田汽車的排名從第3位狂跌至第360位,而汽車業整體排名也出現下滑,前25強中不見一家車企的身影。

  幾家歡喜幾家憂,有新晉上榜的企業,也有不幸掉落的巨頭,此次從榜單上消失的不乏德國大眾汽車、美國通用汽車、吉百利、惠氏、日本航空公司這樣耳熟能詳的企業,但個中原因則有所不同。據悉,大眾汽車、吉百利和惠氏是因涉及收購而沒有入圍,通用、克萊斯勒、日航則是因為申請破産保護。

  除了“2000強”的綜合排名外,《福布斯》還推出“全球最佳業績企業排名榜”,從行業中挑選出增長率、為股東帶來的回報率和未來增長前景高於同業的企業。此次入圍該榜單的共計130家企業,這些企業過去5年內的年均盈利增長達28%,為股東帶來的回報年增長20%,其中超過一半的企業總部在美國境外。

  銀行業成大贏家

  憑藉龐大的總資産規模和去年下半年的業績回暖,在金融危機中排名下滑的銀行業今年打贏了翻身仗,整體排名實現顯著回升,不但上榜總數達到308家,成為最強勢的板塊,而且企業排名相對靠前,僅在榜單前十名中就雄踞六席。

  其中,摩根大通從2009年的第16位一舉登上冠軍寶座,2009年收購了美林的美國銀行從去年的第38位躍居第3名,西班牙國際銀行憑藉115%的市值漲幅上升到排行榜的第6位,而中國工商銀行躋身第5位,成為排名最高的中國企業。

  銀行業的升勢令市場樂觀預期增強。對此社科院經濟學博士馬光遠認為,此前普遍的觀點是,金融危機發生以後金融業受到的衝擊會比較大,但事實上2009年銀行整體業績表現都不錯,各國政府採取的政策對其業績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

  馬光遠稱,銀行歷來在2000強企業排名中佔據主導地位,“2000強的排名評選方法是綜合的,其中也包括一些主觀預期,金融業本身排名比較靠前從另一個層面説明瞭大家對未來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期是相對較好的。”

  除銀行業外,石化業同樣表現不俗,總計有115家公司上榜,並前十位中佔據三席。不過以利潤增長計算,制藥和生物技術公司仍拔得頭籌,年增長率達到20%,而以銷售計算,保險公司增幅高達27%,雄踞首位。

  中國企業“驚艷”亮相

  今年榜單的一大亮點來自中國。據統計,今年中國兩岸三地共有201家企業上榜,較去年增加23家。其中內地上榜企業首度突破百家大關,達到113家,當中有7家企業進入前100名,4家進入前25名,工商銀行更成為首個打入榜單前十位的中國企業。

  與此同時,美日兩國的強勢地位也有所削弱,今年兩國分別有515家和210家企業上榜,總和較去年減少33家。其中日本企業表現不振,進入百強的數目由前一年的11家銳減至3家,除了排名暴跌的豐田汽車外,去年排名第21位的三菱日聯金融集團也因為收益狀況惡化跌出前100位,日本航空公司則徹底跌出榜單。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排名的結果表明,發達國家以往佔據排名榜中主導地位現象在持續衰減。而《福布斯》的一份統計也印證了這種觀點:自榜單2005年發佈至今,中國內地企業上榜數總計增加88家,佔總數比例從2005年的0.8%升至當前的4.3%,上榜企業盈利在整體盈利中的佔比從2005年1.6%增至7.6%。相比之下退步最大的是美國,上榜企業數五年內減少175家,在總數中的佔比從37.5%跌至29.7%,盈利佔比也從44.3%跌至31.3%。其次是日本,上榜企業數減少56家,雖然數目佔比略降0.6個百分點,但盈利佔比則從2005年的6.7%跌至目前的-1.2%,意味著整體已經處於虧損狀態。

  對此馬光遠認為,要在看到中國企業上榜數量增長的同時注意,入圍企業仍以中字頭為主,且絕大多數是壟斷企業,一些新晉公司的排名非常靠後,民營企業比例也非常低,考慮到這些,他説:“數量的變化並不足以自滿”。此外,此次入圍榜單的企業來自62個國家,説明全球化的程度在加深,“相信這個榜單如果繼續排下去的話,入選的國家會越來越多,將有更多的國家參與到全球化盛宴的分配當中去。”(記者 楊博)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