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何以對美元連跌“破罐破摔”坐視不管 ?

2009-10-15 10:56     來源:新華網     編輯:肖燕

  以"變革"作為競選口號步入白宮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雖然主政尚不到1年,但在諸如摒棄前任的單邊主義做派、放棄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單獨與伊朗進行雙邊接觸,以及著手處理其歷屆前任不敢問津的醫改等棘手的問題上,確實顯露了"變革"的決心。惟獨對匯率持續下挫的美元卻坐視不管,很有點"破罐破摔"的味道,原因何在? 
 
  美元持續貶值,除了"金元帝國"的聲譽受損外,受益的無疑是美國。美元的貶值必然使美國龐大的海外債務不斷縮水,無形中提升了美國的美元資産。此外,美國還可憑藉美元持續貶值來抑制進口、加大出口,以拯救在危機中掙扎的美國經濟。

  但是,在當前這場尚未完全平息的全球金融危機,讓靠"借債度日"的美國老百姓吃盡了苦頭,也使他們正在懂得了儲蓄對居家度日的重要性。據美國官方統計,今年5月份,美國家庭儲蓄率達6.3%,創1993年以來記錄。但儲蓄的增加勢必帶來消費不振的現象,從而對正在出現的製造業的復蘇構成了威脅。於是,借助海外市場鼓勵出口成了保持製造業復蘇勢頭的有效途徑。為達到這一目的,美國政府對美元持續下挫坐視不管,似乎就很"在理"了。

  截止本月上旬,美元對西方主要貨幣的匯率一度跌至14個月低點;日前,美元指數已跌至75.74,創年內新低。金融專家們普遍認為,美元這一疲軟的勢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改變。以報道全球金融新聞見長的美國《華爾街日報》就此發表評論:儘管奧巴馬政府公開建議反對弱勢美元,但他們似乎準備悄然接受這一狀況。。《紐約時報》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是故意對當下疲軟的美元保持沉默,因為"弱勢美元"對美國有利。美國一家資産規模達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對衝基金副董事長挖苦説:美國願意討論強勢美元,卻不願意採取任何行動;如果你沒有行動的話,那就是口惠而實不至。

  就美國當前的經濟形勢而言,"讓美元貶值"幾乎成了美國金融專家和輿論的共識。美國家經濟研究所所長馬丁費爾德斯坦表示:"美元的疲軟,能夠最終讓我們有一定的貿易剩餘,增強美國競爭力。" 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格林威治資本市場公司甚至聲稱:那些從經濟大蕭條時期汲取教訓的人會記得,貨幣最先貶值的國家,也會最先復蘇。可以説正是這一"教訓",讓美國有關當局面對持續下挫的美元匯率採取了破罐破摔的態度。

  此前不久,筆者曾在一篇題為《"金元帝國"的兩難抉擇》一文中談到:享有"金元帝國"美譽的美國,在如何設法確保其世界"最強經濟實體"的聲譽,還是繼續奉行以鄰為壑、轉嫁危機求"實惠"的下策之間,必須作出明智抉擇。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當局面對每況愈下的美元匯率坐視不管,而對別國的金融措施指手畫腳,顯然是選擇了不顧臉面,謀求實惠的"下策"。

  令人不解的是,自顧不暇的美國儘管其自身在美元匯率問題上表現得很不地道,卻長期以來對人民幣匯率説三道四,一直試圖在人民幣匯率上做文章。有消息披露,本月15日美國財政部將向國會提交一份"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該報告是否將人民幣匯率納入"被操縱"之列引世人關注。一旦被列為"匯率操縱"國,美國就可據此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

  一旦美國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而導致中美經貿關係惡化,中國出於維護國家利益考慮,在中長期內拋售美國資産的可能性就會增大,這最終將對美元構成打壓,如果出現上述情況,首當其衝遭殃的將是美國。可以預料,在關乎其自身利益的關鍵時刻,美國在"匯率操縱"國問題上絕不會貿然行事。

  政治分析家們普遍認為,儘管中美關係在局部或個案問題上會有摩擦,但總體而言,雙邊關係正處於健康發展的上升階段。此外,鋻於奧巴馬下月將來華訪問,因此,同上次一樣,美國財政部此次報告似不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陶志彭)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