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必備:五招尋找漲停股

2009-10-13 08:44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胡珊珊
  如果問炒股者最愛什麼?答案很標準:手中持有的股票漲停!因此,發現有漲停可能股票的蛛絲馬跡及追買漲停股就成了炒股者必須掌握的技巧。

  可以在以下幾種類型的股票中尋找:

  一是應景型。譬如國慶期間概念性主題投資大行其道:消費、旅遊、軍工、生物醫藥、重組題材的短線爆發機會非常多。此時拋開大盤重個股是制勝的法寶。連續上漲的熱點股票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有好的短期熱點題材,如海王生物就和甲型流感題材相關,熊貓煙花和國慶題材很直接,國慶前不漲停都難。

  二是聯想型。譬如創業板推出前,創投板塊和中小板的個股,特別是流通盤不大的新股如世聯股份,創投的大眾公用、力合股份等都有過連續上漲的機會。

  三是政策型。譬如國家大力推行新能源發展,相關個股就會獲得溢價預期。如金風科技、拓日新能,風帆股份等曾經風光無限。

  四是期貨型。譬如國際黃金期貨刷新歷史新高,你就可以去追中金黃金、山東黃金、紫金礦業,它們一定不會讓你空手而歸。不過,投資者參與這樣的股票的時候應記住“短、平、快”的操作策略,要清楚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這類個股會隨期貨價格的波動而震蕩,所以,在參與這類個股的同時要做好止損準備。

  五是重組型。重組是中國股市最具魅力的主題,也是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孵化器。先前有翻了50倍躍上300元高價的ST重機被中國船舶重組;2009年的大牛股中,順發恒業、ST國中、高淳陶瓷、中天城投、閩閩東、德豪潤達、萬好萬家等,都是重組股;近期因公司重組而連續漲停的三環股份、海通集團、渤海物流等也以出類拔萃的強勢表現成為弱市中的亮點。

  那麼投資者應如何捕捉下一隻具有真實重組題材的概念股?筆者認為,應重點關注三類重組機會:國資、特別是地域國資整合的重組機會;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變更的重組機會;瀕臨退市必須起死回生的重組機會。上市公司的重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重組的253隻股票中,有158隻股票的總股本小于4億股,佔總數的62%。顯然,中小盤股被並購的概率更大。對於資訊不對稱的中小散戶來説,上市公司重組公告後的機會相對容易把握。當某公司發佈重組公告後,投資者應在第一時間對重組方案進行深入研究,並依此來對復牌後股價的上升空間做出預估判斷,果斷出擊,搶先於復牌當日集合競價漲停排隊。此外,投資者也可在股東大會審議方案以及重組進展例行公告預案後提前潛伏。

  追買漲停的股票有機可投:如在股票具有爆發性上漲衝擊力時(譬如突發重大利好事件),被迫全線漲停,第二天由於利好余威還有上漲要求,這就有一個明顯的投機機會。當一隻股票即將漲停時,如果能夠判斷出今天一天漲停將被牢牢封死,就馬上追進,那麼,第二天出現的高點將給你至少5%的獲利機會。

  理由很簡單:拉漲停的一定不是資金有限的散戶。任何一個強悍的機構,如果他今天敢拉個漲停板,且巨量封死,不管其是否出貨,明天他都必須繼續拉高,以在高點造成繼續強攻的架勢,引誘散戶追漲,才得以在高點慢慢派發。如果第二天低開,不給前一天追漲停板的散戶獲利機會,那麼,散戶和機構將會兩敗俱傷,而且當然是機構損失慘重。

  通過盤面觀察發現,很多機構在股票漲停後,往往採取兩種操盤手法:一種是封漲停時機構大單迅速跟上,不讓散戶有排隊買進的時間,散戶要想買進,必須眼明手快,不能有絲毫猶豫,這對散戶的技術水準和看盤水準要求比較高;另一種是在大盤下跌的情況下,逆市勉強去拉漲停,但是不封死,在漲停板位置慢慢出貨,即使收盤最後以漲停報收,翌日也走不了多遠,機構打個平手就會出局。(蘇渝)

 

  聲明: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