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理財三步走 養老金不用愁

2009-10-14 08:33     來源:新京報     編輯:胡珊珊
  小楊,男,30歲,工程技術人員,目前年收入稅後約28萬元,其中包括公積金約3.5萬元,有公費醫療。妻子,29歲,工程技術人員,年收入稅後約9萬元,其中包括公積金約3萬元,也有醫療保險。

  目前家庭擁有兩處房産,一處自住,市值約250萬元,通過商業貸款購得,2006年9月開始償還,等額本金還款,目前月供約為2800元,還有28年的還款期。另1處房産價值約50萬元,無貸款,目前出租,月租2000元。

  家庭有定期存款約10萬元。另每人有信用卡一張,共用有信用額度約12萬元,無欠款。無其他投資。

  固定生活費:4000元/月;

  房産的物業費、供暖費:10000元/年

  醫療大病商業保險:700元/月

  其他商業保險:5000元/年

  其他開銷,如聚餐、購買電器電子産品等:約500元/月

  理財目標

  ●近期無購買新房産等計劃,但5年後擬為父母購買一套住房,現有供出租的房産可出售。

  ●未來1年擬購買價值25萬元汽車一輛。

  財務狀況分析

  小楊的家庭處於事業形成期,二人工作都比較優越。目前家庭每年結余約28萬元,説明家庭具備很強的提高資産的能力,但家庭除了將50萬元的房産出租外無任何投資,較低的投資凈資産比暴露了資産閒置喪失過多收益的不足。目前家庭負債主要為自住房貸款,家庭的清償比適中不會出現資不抵債的尷尬困境。

  理財建議

  適當降低購車目標價位

  小楊一年後想購置一輛價值25萬元的私家車,通過一年的薪資收益是可以滿足的,但由於汽車屬消耗品,每年會以7%-8%的折舊率折損,且日常保養與油耗等消耗相對於購車一次性的消費則有增無減,建議購車時選擇15萬以內的經濟型家用車。由於未來贍養老人以及家庭成員增加等因素,平時車載人數較多因此應選擇舒適、空間較大的家庭經濟型車,而節省下來的這部分資金可以用於投資其他金融産品充分利用貨幣的時間價值。另外車輛在平時使用保養時要注意愛護,五年是汽車一個比較大的折舊點,可以考慮進行出售,利用之前節省下來的資金和這段時間收益的部分資金和售車款換購新車,如此反覆。

  出售小戶型+公積金一次性購房

  家庭預留現金24000元,另外信用額度為12萬的信用卡可滿足日常生活及突發事件的資金需求,現金建議50%存活期,另外一部分則建議購買貨幣市場基金。

  另外小楊夫婦考慮五年後為父母購置房産,在每年2%-3%的通脹率的前提下可購置80萬元-90萬元的房産,將現有小戶型房産出售,在一定的房屋增長率下,可套現60萬元-70萬元左右。將這部分資金用於購置新房産的部分資金,同時提取出在這五年內兩人累計的部分公積金可以滿足一次性付款購房的需求。

  養老投資規劃逐步求穩

  雖然小楊夫婦目前都還比較年輕,但一旦有寶寶後家庭支出便不再具備彈性,應該儘早進行養老籌劃,這部分資金越早積累投資的靈活性就越高,可充分利用各年齡層的風險承受力進行調配資金。以目前年齡計算,如果二人選擇25年後退休,則可以將整個週期劃分為三個階段,考慮到未來的通脹率在這整體的規劃中年收益率應該保持在4%以上。

  在第一個階段,前10年也就是小楊40歲之前,建議選擇風險性稍高些的金融産品進行投資,例如股票、成長型基金。追求較高收益作為這筆資金的原始積累;在第二階段也就是小楊步入中年時期,建議將這部分資産進行調整,逐步轉為穩健收益型産品,如平衡型基金、分紅型保險,不宜將資金過多投放在收益性波動較大的産品上,在保值的基礎上尋求穩定的收益;在最後的5年中投資的側重點則應該轉入保值型金融産品,如債券、銀行理財産品類,以保證在退休前資産不會縮水。

  理財顧問

  北京東方華爾金融諮詢公司國家理財規劃師(ChFP) 曹洪福

  聲明: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