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今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2010-04-07 13: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程軼文

 

  中新網4月7日電 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今天上午在北京簽定。在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見證下,協議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及廣東省省長黃華華簽署。

  曾蔭權致辭時表示,這份協議是自1998年以來首份有關兩地合作的綱領,他強調兩地會結合優勢,發展金融及服務業等合作領域,發揮承先啟後的作用,他期望與廣東一起落實措施,為長遠發展作出新貢獻。

  曾蔭權表示,這是粵港雙方首份綱領性文件,獲得國務院審批,粵港將合作,發展先進製造業及金融業,共同促進環境發展,令粵港發展有明確定位。

  黃華華致辭時説,粵港兩地簽署合作協議,標誌著兩地合作進入新階段,希望兩地根據協議,貫徹落實政策,令粵港關係更加緊密。

  主持簽署儀式的廣東省副省長萬慶良認為,這份協議獲得國務院同意,充分體現中央對粵港的高度關懷及大力支援。

  協議是首份由國務院批准就粵港合作所簽訂的綱領文件,為兩地合作作出定位,內容包括推動兩地經濟共同發展、建設世界級新經濟區域、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加快廣東金融發展。

  協議亦提到,建設以香港金融體系為龍頭、珠三角城市為支撐的金融合作區域,發揮香港服務業和廣東製造業的優勢,打造世界先進製造和服務業基地,建設環境和生態保護體系的優質生活圈。

  這份框架協議是第一份獲國務院批准粵港兩地簽署的綱領性文件,具體內容可以每年按實際需要更新。協議將有關深化粵港合作的宏觀策略轉化為具體政策措施,為六大範疇,包括跨界基礎設施、現代服務業、製造業、創新科技、環境及教育等,訂定具體合作協議,“白紙黑字”規定粵港兩地的分工和角色。粵港會向中央爭取將協議內容寫入國家十二五規劃。

  出席今天儀式的還有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及多位局長,包括林瑞麟、陳家強、邱騰華及鄭汝樺。

  粵港探索香港高等院校于廣東辦學

  框架協議提到,在教育方面,會探索香港高等學校在廣東辦學的新形式,支援香港名牌高等院校在珠三角與內地教育機構,試行設立高等教育機構。

  另外,會建立粵港合作基地,建設聯合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及聯合科學創新園,支援兩地高等院校共同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

  粵港合作爭取高鐵香港段2015年完工

  香港與廣東省簽署“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在跨境基建方面會加快建設跨境高速公路,軌道交通及配套工程,爭取國家支援擴大珠三角空域使用空間,建設直升機短途運輸網路,形成以香港為國際航運中心,及研究打造國際物流中心。

  另外,今年又會推動高鐵香港段工程,爭取2015年完成。

  在環保方面,爭取在今年完成未來十年珠三角空氣污染物管理計劃的研究,完善珠三角空氣監察網路。並會率先在香港及廣州、深圳等城市引入電動車,促進區內的研發、生産,應用及零件産業發展。

  粵港今年重點工作繼續推進金融合作

  雙方今年重點工作包括在金融方面,繼續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及適時擴大參與試點的地區、銀行及企業範圍,支援粵港金融機構,跨境互設分支機構。

  另外來年會研究具體方案,以先行先試方式,爭取廣東省企業來港透過銀行融資,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以及鼓勵更多廣東省企業來港上市。

  另外在製造服務方面,會支援港資加工貿易轉型,支援港資企業拓展內地市場,並進一步在法律事務方面,促進合作,加強兩地司法機關及法律專業團體的聯繫。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