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遊順手帶貨賺點錢 “淘金”必備3個條件

2010-04-06 08:28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胡珊珊
  近年來,國內的出境遊市場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加入了出國旅遊的大軍。但是在暢遊天下的同時,還能順便做點小生意,節省旅遊成本,甚至小有所賺,可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案例

  一次泰國遊可賺三五千元

  廣州白領小陳今年3月第5次光顧了泰國曼谷。然而,與別的遊客不同,小陳除了暢遊景點外,還花了整整一天時間在曼谷大採購,但她並不是採購給親朋好友的禮物,而是進貨回國賣。

  原來,2003年小陳第一次去泰國遊覽,一時間血拼過火,買了太多的絲巾與木雕,回家沒有地方放,就放在朋友的服裝店和網店寄售,沒想到大受歡迎。從此以後,小陳幾乎每次出國旅遊,都會順便倒騰一些當地的貨物。例如,她先後又去了4次泰國,每次買賣的純利潤都有三五千元,最好的一次居然賺了1萬多元,不但成功支付了出國遊的費用,還賺了幾千元錢。

  小陳一般重點購買四類産品,一是泰絲産品,如圍巾、襯衣等;二是小型手工藝家居用品,如錦盒、竹籃;三是英國、法國的中檔護膚産品,如BOOTS,批發價格比中國低50%左右;四是知名品牌服裝。

  每次採購時,小陳有幾大原則。首先,無折扣不買,折扣越大進的越多。每次去曼谷,SIAN CENTRE與SIAM DISCOVERY是小陳必然光顧的地點,因為這兩家百貨商場貨物齊全,每月都有規律性打折期。她偶爾也會從夜市或山區淘到一些貨品。其次,總量一般不會超過40件,一個人也能背進飛機場。第三,總投資成本一般小于1萬元。

  小陳秘籍:

  1.優先考慮那些國內已有認知度、但價格偏貴的産品,如Levi's、Lacoste等。太過陌生的品牌,中國顧客不敢買。

  2.多選擇自己平時要用也喜歡的産品,萬一賣不出去,送人自用都可以。

  3.東南亞國家的手工藝品價格餘地較大,殺價起點至少在50%以下。

  提醒

  “驢友”倒貨量不大 很難發大財

  記者了解到,類似的生意如今在都市裏十分盛行,倒貨之人基本都是熱愛旅遊的驢友,被俗稱為“境外倒爺”或“淘金驢子”。他們的年紀多在20~40歲之間,基本都在大城市有著固定的白領工作,倒貨不過是副業,目的很明確:為了減少旅遊的消費壓力,也有少數年輕人是為了給今後做國際貿易做準備。

  由於並非完全追求利潤,這批人的行動比較隨意,倒貨數額也比較有限,三五千元者居多,一般不會超過3萬元。

  但在淘寶網開店7年的廣州青年劉女士介紹説,並非每位旅遊者都適合倒貨。小陳所以能成功,首先因為其人脈通道,有朋友開實體商鋪和網店,這些商鋪已經有了固定的客戶群,小陳拿東西去寄售比較方便。當然,我們也可以臨時去註冊網店,但新店缺乏人氣,除非是特別熱銷産品,否則很難迅速賣出。

  再者,小陳已經是泰國遊的資深驢友,熟悉泰國小商品市場的情況,在外國進貨、講價都熟門熟路,這是初次出境的驢友所不具備的。

  奢侈品不適合“被倒”

  而且,也不是每個旅遊目的地都適合倒貨,也不是每類商品都適合被“倒”。從目前來看,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成本低,手工藝産品物美價廉,是最適合被倒的對象。而在廣東地區,“哈韓”、“哈日”一族數量眾多,日韓兩國的小商品也比較好賣。

  但奢侈品一般不適合被倒。一來,淘金驢友屬於個別行為,除了很熟的親友,普通顧客對驢友不信任,不敢購買價格高昂的奢侈品。再説,奢侈品的投資成本高昂,不太適合旅遊時進貨,也不適合大規模攜帶。

  總的來看,是否能去旅遊目的地“淘金”,必須擁有3個基本條件:

  1.以中低價位的商品為主,單價不要超過1000元,一百到三百元之間的單價最好。

  2.商品要有不同於國內的特色,例如東南亞國家的手工藝品。

  3.本身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與市場嗅覺,英語口語要好。(井楠)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