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安稱有措施抑通脹 先解決弱勢社群需要

2010-03-18 14: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程軼文

  中新網3月18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目前澳門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1.17%,未屬於高水準,一旦驟升至3%的高水準時,特區政府已準備系列措施,首先解決弱勢社群和低收入群體的生活需要。

  至於社會意見稱中層、夾心階層的置業難問題,崔世安認為先要為中層、夾心階層定義,統計數量後才利於厘定政策。

  有議員問及特區政府如何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崔世安表示,根據國際標準數據,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超過3%屬於高通脹水準,目前澳門的CPI為1.17%,未屬於高水準。澳門主要的生活用品主要依賴進口,影響通脹的包括供求、匯率等因素,特區政府難以調控直接進口的物價,祇能透過開拓市場來源、控制基本物價、提升居民購買力等手段調節。

  崔世安表示,假如CPI超過3%,會密切觀察澳門居民的平均收入能否同步提升;一旦兩者出現較大差距,特區政府也已準備了一系列支援措施,以保持澳門整體穩定為出發點。特區政府會首先關注弱勢社群、低收入群體的需要,力求維持他們的正常生活水準。

  對於房屋問題,崔世安重申,特區政府有信心能在2010年底完成19000個公屋單位,房屋局也正就最近接收的7800戶社屋申請進行經濟審查,特區政府決心儘快協助輪候戶上樓。在上樓前的過渡階段,特區政府會為合資格輪候戶提供住屋補貼措施,使能更貼近市場租值,減輕輪候戶的租金負擔。4月份房屋委員會正式埋班運作,委員會將詳細科學分析未來的房屋政策、房屋量等政策數據。

  對於夾心階層、中層的住屋需要,崔世安坦言在沒有科學數據前貿然承諾,對特區政府和居民也非負責任的做法。參考其他地區的做法,他們有就中層、夾心階層作出定義,其後推出針對性的支援措施。因此,目前澳門應先定義夾心階層、中層,其後開展針對性研究,根據需求推出措施。

  澳門理工學院社會工作學課程副教授蘇文欣認為,CPI超過百3%屬高水準的指標符合國際標準,但崔世安的演繹還未夠準確,因短時間驟升還是逐步調升達到3%,有時間差別,效果也有很大差異,因此特區政府必須密切跟進CPI的演變情況。

  至於對夾心階層、中層的支援問題,先定義、後政策的做法符合邏輯,但略嫌遲緩。特區政府掌握了數據,並不難於界定,但澳門居民的家庭收入存在特殊情況,例如公務員家庭、博彩業家庭的收入比一般勞動家庭有較大差異,且市場上存在很多能左右界定的因素,所以特區政府在科學化分析的同時,必須以社會價值觀指導指針化工作,令定義更符合社會實際情況。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