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年首季出口指數止跌回升 料下季仍將下滑

2009-03-19 15:17     來源:中新網     編輯:李學斌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連續下跌3季後,今年首季回升至25.8,較去年第四季上升3.5。該局首席經濟師梁海國表示,指數回升主因是上季經濟太差,不少買家將存貨傾銷,故本季出口受惠于買家補充存貨訂單。

  梁海國又説,由於環球經濟持續不景,料第二季香港出口將按年下跌,但仍略好於今年首季。

  梁海國指出,雖然出口情緒仍疲弱,但所有行業及市場的出口信心同步稍為回升。各個行業中以鐘錶指數錄得最大升幅,上升11點至28.5;珠寶出口商則較悲觀,指數僅為19,但與對上一季相比,仍上升了6.5。在市場方面,香港出口商對內地的信心最為穩定,指數達45.5,領先其他市場。他又説,雖然經濟不景,但電子遊戲、醫療器材及環保産品和技術等行業的前景仍理想。

  另外,為了解目前港商在內地面對的經營困難,該局也訪問了500家在內地採購、生産、銷售的香港公司。68%受訪公司指人民幣幣值過高,令他們經營出現嚴重或非常嚴重的困難,66%則歸咎於買家壓價。其他構成嚴重或非常嚴重經營困難的因素包括:出口及內銷市場競爭激烈、原料價格波動、出口市場需求疲弱。

  在內地已推出的各項政策中,最多受訪公司歡迎的是地方政府減收部分行政費用,指此舉可直接減輕成本,有助他們面對經營困難。他們也普遍認為,放寬加工貿易的政策有助他們度過難關,如簡化來料加工轉型至“三資”的手續、大幅減少加工貿易“限制類”産品。

  至於港商期望出臺的政策,逾90%受訪公司認為穩定或下調人民幣幣值,有助推動出口;約80%則希望修訂勞動合同法,以增加用工彈性,及減低為員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比例。同時,14%在過去6個月獲得來自新興市場的新買家,他們分別來自亞洲和更遠的拉丁美洲和非洲,反映香港出口商正積極開拓新的出口市場。

  至於兩岸三通之影響,該局另一個調查顯示,由於香港海關效率高,不少臺商會將高檔零件運來香港暫存,在需要時才運往內地加工或分銷,利用香港作為配送中心。同時,臺商指香港作為商貿平臺的功能強大,特別是大型展覽,展商品質較內地為佳,故臺商仍視香港的展覽會是與客戶接觸的重要渠道。

  調查又指出,25%在港臺商表示在兩岸直航後,會增加在港臺商辦事處在財務管理及資金籌集的功能,30%會增加在銷售、市場推廣及聯繫買家的作用。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