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明年後或見復蘇

2009-03-17 09:26     來源:中新網     編輯:楊永青

香港《文匯報》16日在“要聞”欄目刊發報道稱,自去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佈破産引發全球金融海嘯至今,剛滿半年。有“香港末日博士”之稱的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15日直言,香港的最壞時刻還未過。

羅家聰預計,香港經濟最樂觀都要待至明年之後才會出現復蘇,失業率更會升至雙位數,港股最差會到8000點才“見底”。美聯物業也指出,近期新盤及二手住宅市場的交投雖有理想表現,但未來仍需面對香港經濟環境未明朗及失業率上升的陰霾,預料樓價還有10%以內的下調幅度。

羅家聰15日表示,根據過往全球的經濟數據分析,無論是內地或香港經濟大致的走勢均會跟隨全球大勢,現時內地很多經濟數據均錄得下跌,因此料內地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勢頭下也難獨善其身。他指,預期這次內地通縮將會維持一段長時間,並相信所帶來的失業問題、社會問題,甚至政治問題,都會令市場氣氛轉差。

羅家聰指內地通脹問題一直受非核心項目,包括食品、能源項目所帶動,但從現時的經濟情況所見,有價值的資源,例如石油等價格于3至5年內也難以復蘇至金融海嘯前的高位,無價值的資源價格相對更加難上升。因此料內地這次經濟下滑週期可能維持一年半以上。

至於香港經濟走勢,羅家聰認為極不樂觀,認為“最樂觀”都要等待至2010年後才會復蘇。他指,通縮是具有傳染性的,特別是歐美地區的經濟走向,料今明兩年難見復蘇的曙光,因此香港經濟也難以于一兩年內出現復蘇反彈。

雖然香港市民普遍仍有一定的財富積蓄,但擁有數千萬元以上財富的市民,在這次金融海嘯中已經損失慘重,因此若股市再下跌,經濟表現再度放緩時,不排除連帶普通市民的消費這最後一關也會失守,屆時所帶來的影響較非典時更為嚴重,且衰退的時間會較非典時更長,失業率可能升至雙位數,港股會于8000點至11000點才“見底”。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15日表示,自雷曼兄弟破産而觸發的金融海嘯至今屆半年時間,香港的住宅物業成交量及樓價較去年高位顯著回落,雖然近期新盤及二手住宅市場的交投均有理想表現,加上目前利率偏低下,供樓負擔比率維持僅約30%的健康水準,但未來仍需面對香港經濟環境未明朗及失業率上升的陰霾,預料樓價調整跌幅僅于10%以內。

據香港土地註冊處數據顯示,金融海嘯爆發半年間,即由2008年9月16日至2009年3月12日,香港二手住宅註冊量一共錄得25976宗,較海嘯前半年,即2008年3月16日至9月15日的43875宗,大幅減少40.8%。

不過,隨著多個新盤推出並取得理想銷情,反映承接力不弱,加上不少有實力的業主寧將單位放租,也不願以低價出售,二手樓價跌勢逐步收窄,近期更已止跌回穩,2月份中小型屋苑二手樓價較海嘯後低位回升約4.9%。

劉嘉輝補充指,近期樓市氣氛持續向好,加上多間銀行提供多個不同按揭計劃以爭取按揭貸款業務,料有助加強潛在買家的入市信心,對樓市起支援作用。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