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用市場機制化解融資貴

2013-08-19 09:33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林天泉

  巴曙松認為,當前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一是銀企間的資訊不對稱,二是抵押擔保機制不健全,三是估值等仲介服務不規範。把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下來,也要針對這些問題找對策。

  首先要促進小微企業經營數據的開放與共用。許多小微企業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時,無法提供真實、規範的財務報表。金融機構為防範可能出現的信用風險,就會惜貸或者要求更高的風險補償,從而增加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因此,建立一個真實反映小微企業經營資訊的數據生態環境,對於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至關重要。

  具體來講,政府部門應當加強小微企業徵信、支付結算資訊系統建設,同時支援金融機構特別是微型金融機構共用相關企業資訊,使擔保公司、小貸公司等在參與金融服務的過程中能開展有效的風險管理,精確地厘定風險價格,降低小微企業融資負擔。

  其次要加快推動擔保行業的轉型升級,保證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的運作。調研發現,小微企業普遍認為目前的擔保機制下,擔保費用過高、擔保公司反擔保要求過嚴,大大增加了企業融資負擔。擔保行業“不給力”,深究其因,是整個行業發展面臨諸多約束——擔保資金可投資比例低、擔保商業模式單一、稅收政策不配套等,導致擔保公司找不到持續的利潤增長點,將自身經營壓力轉嫁給小微企業。

  未來,擔保行業的發展應由“政府主導型”轉向“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型”。政府對行業的扶持應根據市場需求突出重點,使補償機制更具針對性。此外,還應著力建立多層次的融資擔保機構資金補充機制,包括建立風險準備金制度、加強反擔保和完善再擔保體系等,使擔保行業在做大體量的同時實現優勝劣汰,為小微企業提供質優價廉的擔保服務。

  三是降低申貸企業的仲介服務費用。要儘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應收賬款、林權、礦業權、智慧財産權等的權屬認定、定價評估問題,規範評估公司、交易所等仲介服務機構的經營行為,降低申貸企業的仲介服務成本。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