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對光大立案調查 暫停相關業務

2013-08-19 09:31     來源:新京報     編輯:林天泉

  就8月16日光大證券異常交易事件。中國證監會昨日下午通報稱,決定對光大證券正式立案調查,暫停相關業務。

  昨日,光大證券披露了事件原因,稱由於訂單系統存在缺陷導致。光大證券當日進行了風險對衝操作,並表示,對投資者可能産生的損失,公司將依法履行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證監會確認當日交易有效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昨日稱,依據有關法規,8月16日全天股市交易成交有效,能夠順利交收,整個結算體系運作正常。

  這是繼上海證券交易所之後,中國證監會確認16日當天交易有效。

  此前由於在8月16日11時5分左右,上證綜指突然上漲5.96%,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等權重股均觸及漲停;午後投資者知悉為光大證券自營出現錯誤交易,股價大幅回落,上證指數最終收跌0.64%。

  這其中,不少投資者在上午上升階段買入,股價回落後遭受損失,部分投資者提出當天交易應作廢。證監會的表態意味著,受損投資者的期望將落空。

  證監會稱尚未發現人為差錯

  中國證監會昨日還表態稱,在核查中尚未發現人為操作差錯。

  證監會表示,經初步核查,光大證券自營的交易系統包含訂單生成系統和訂單執行系統兩個部分,存在程式調用錯誤、額度控制失效等設計缺陷,並被連鎖觸發。

  但證監會在昨日的通報中,僅認為光大證券策略投資業務內部控制存在明顯缺陷,資訊系統管理問題較多。證監會稱已決定對光大證券正式立案調查。

  目前上海證監局已決定先行採取行政監管措施,暫停出問題的相關業務,責成公司整改,進行內部責任追究。

  中金所限制光大證券自營期貨開倉

  中金所昨日晚間稱,從週一開始對光大證券自營業務股指期貨交易採取限制開倉措施,並敦促光大證券妥善處理現有持倉。

  這一表態意味著光大證券只能處理掉目前手中的股指期貨,但對光大證券目前的鎖定虧損策略並無影響。

  ■ 事故原因

  1

  2秒生成2.6萬筆預期外訂單

  8月18日,光大證券再次發佈公告,較為詳細地披露了事故原因。

  當日9時41分,交易員分析判斷180ETF出現套利機會,通過套利策略訂單生成系統先後發出三組買入180ETF成分股的訂單,共計2051筆委託,委託金額合計不超過550萬。

  公告稱,11時07分,交易員通過系統監控模組發現成交金額異常,並終止套利策略訂單生成系統的運作,同時啟動核查流程並報告部門領導。

  由於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導致在11時05分08秒之後的2秒內,瞬間生成26082筆預期外的市價委託訂單;由於訂單執行系統存在的缺陷,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託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

  2

  交易額度8000萬變72.7億元

  “因為11時02分下單之後在150秒內未得到回報反饋,就重復下單,導致大量(委託下單)産生,是系統邏輯判斷錯誤所致。”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在8月18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對媒體説。

  光大證券在8月16日的事故中累計申報買入234億元,實際成交72.7億元。

  根據公告顯示,8月16日,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按計劃開展ETF套利交易,部門核定的交易員當日現貨交易額度為8000萬元。

  “訂單執行系統出問題,沒有人想做70億元,只想做8000萬元,但兩個系統出錯,資金衝了出去,自動生成。賬上根本沒有230億元。”光大證券董事會秘書梅鍵在發佈會上説。

  據財新網報道,光大證券這一策略交易系統為今年3月開發,7月才上線的高頻交易程式。“程式本身的問題觸發後,自動下單,停都停不住,最後是拔了電源。”對於交易資金,梅鍵表示,絕對沒有海外資金,是自有資金,也沒有信用交易,不是賬戶透支。

  3

  期貨空單暴增7130手對衝風險

  光大證券在公告中承認,11時07分,交易員通過系統監控模組發現成交金額異常,為了對衝股票持倉風險,開始賣出股指期貨IF1309空頭合約。

  光大證券在公告中稱,事件發生後,公司相關管理人員召開緊急會議。由於當天增加了72.7億元股票持倉,為最大限度減少風險暴露和可能的損失,公司需要降低持倉量,但當天買入的股票只能在T+1日實現賣出。可行的做法是儘量將已買入的ETF(交易基金指數)成分股申購成ETF賣出,以實現當天減倉,也可以通過賣出股指期貨來對衝新增持倉的風險。

  因此,為應對上午發生的事件所形成的過大風險敞口。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儘量申購成ETF直接賣出;對於因ETF市場流動性不足而不能通過申購ETF賣出的持倉部分,逐步使用股指期貨賣出合約做全額對衝。

  下午開盤後,策略投資部開始通過將已買入的股票申購成50ETF以及180ETF在二級市場上賣出,同時,逐步賣出股指期貨IF1309、IF1312空頭合約,以對衝上午買入股票的風險。

  據統計,下午交易時段,策略投資部總共賣出50ETF、180ETF金額約18.9億元,全天用於對衝而新增的股指期貨空頭合約總計為7130張。

  ■ 追訪

  光大證券

  正配合調查會依法履責

  光大證券昨晚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16日因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缺陷,滾動下單成交72.7億元,導致股市異常。

  目前,光大證券正在配合證監會的調查,並會在此基礎上對投資人的損失依法履行職責和義務。

  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表示,公司已積極配合監管部門的調查,封存了系統和交易數據,以及文檔和交易流水。暫停投資策略部新增套利交易系統業務。對所有套利交易系統進行檢查,掃除內控的盲點,處理好投資者的關係。

  光大證券同時表示,將妥善處理好現貨、期指空頭合約,維護市場穩定安全。

  對於投資者賠償問題,光大證券董事會秘書梅鍵表示,公司正在配合證監會的調查,並會在此基礎上對投資人的損失依法履行職責和義務。

  光大證券稱,公司其他各項經營活動保持正常。公司已通過自有資金、變現部分證券類資産等措施,保證交易正常清算交收。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