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816驚天烏龍都是系統惹的禍?

2013-08-19 09:31     來源:北京青年報     編輯:林天泉

  

  證監會昨公佈“816事件”初步核查結果,光大證券同時公告整個事件發生始末———

  今天,是震驚中國股市的“816事件”後迎來的第一個交易日。昨天,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公佈了“816事件”初步核查結果,稱事件並非傳聞中的“烏龍指”或模擬盤切入實盤等原因,而是因光大證券策略交易系統本身的致命缺陷和內控不力導致。光大證券也公告了整個事件發生的始末。

  公告

  證監會:暫停光大相關業務並立案調查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將此次事件定義為“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以來的首例,是一起極端個別事件”,但暴露出的問題足以引起整個證券期貨行業的高度警覺。

  據介紹,8月16日11時05分左右,上證綜指出現異常波動之後,中國證監會對此迅速作出反應,組織上海證監局、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等單位立即進行應急處置和核查。

  經核查,上交所各交易和技術系統均運作正常。依據有關法規,8月16日全天股市交易成交有效,能夠順利交收,整個結算體系運作正常。

  發言人表示,在核查中尚未發現人為操作差錯,但光大證券該項業務內部控制存在明顯缺陷,資訊系統管理問題較多。光大證券自營的策略交易系統存在程式調用錯誤、額度控制失效等設計缺陷,並被連鎖觸發,導致生成巨量市價委託訂單,直接發送至上交所,累計申報買入234億元,實際成交72.7億元。同日,光大證券將18.5億元股票轉化為ETF賣出,並賣空7130手股指期貨合約。

  上海證監局已決定先行採取行政監管措施,暫停相關業務,責成公司整改,進行內部責任追究。同時,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光大證券正式立案調查。

  2秒鐘,大錯是這樣鑄成的

  光大證券在昨天發佈的公告中還原了整個“816股市事件”的發生始末。

  8月16日,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按計劃開展ETF套利交易,部門核定的交易員當日現貨交易額度為8000萬元,並在交易開始前由審核人員進行了8000萬元的額度設定。

  當天9點41分、10點13分、11點02分,交易員分析判斷180ETF出現套利機會,併發出買入180ETF成份股的訂單,三筆訂單委託金額均未超過200萬元。

  11點07分,交易員通過系統監控模組發現成交金額異常,同時,接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電話,迅速批量撤單,並終止套利策略訂單生成系統的運作,同時啟動核查流程並報告部門領導。

  核查中發現,由於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導致在11時05分08秒之後的2秒內,瞬間生成26082筆預期外的市價委託訂單;由於訂單執行系統存在的缺陷,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託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累計申報買入234億元,實際成交72.7億元。

  光大證券:當日浮虧約1.94億

  光大證券公告稱,按照8月16日的收盤價,上述交易的當日盯市損失約為1.94億元,其對公司造成的最終損失以及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程度還可能隨著市場情況發生變化。

  8月16日上午72.7億大單買入後,當天下午一開盤,策略投資部開始通過將已買入的股票申購成50ETF以及180ETF在二級市場上賣出,同時,逐步賣出股指期貨IF1309、IF1312空頭合約,以對衝上午買入股票的風險。全天用於對衝而新增的股指期貨空頭合約總計為7130張。

  公告指出,目前,公司其他各項經營活動保持正常。公司已通過自有資金、變現部分證券類資産等措施,保證交易正常清算交收。

  影響

  大盤週一可能先跌後漲

  “816事件”發生後,南方基金、泰達宏利基金、申萬菱信基金紛紛表示,對自己旗下基金持有的光大證券股票估值進行下調,下調幅度超過了一個跌停板。

  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剛表示,週一大盤有可能先跌後漲,“816股市事件”對市場形成利空,因此開盤會下挫,低開後會吸引大量資金入場,因為大盤股目前估值優勢明顯,已經非常便宜。另外,會有一些上週五盲目跟風操作失誤的投資者入場“糾錯”。

  操盤

  光大證券53.8億股票是否被鎖定?

  光大證券巨量委託訂單發送至上交所後實際成交了72.7億元。而據統計,8月16日當天下午交易時段,策略投資部總共賣出50ETF、180ETF金額約18.9億元,累計用於對衝而賣出的股指期貨合約共計6877張,其中IF1309、IF1312空頭合約分別為6727張和150張,加上上午賣出的253張IF1309空頭合約,全天用於對衝而新增的股指期貨空頭合約總計為7130張。這意味著“816股市事件”光大證券的意外股票持倉還有53.8億元。

  對於買了的股票和期指的空單是否會被鎖定,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在昨晚6點舉行的發佈會上説,將基於自身策略和市場情況,在保持市場穩定情況下,妥善處理。

  中金所對光大證券股指期貨限制開倉

  昨晚,中金所發佈公告稱,鋻於中國證監會已對光大證券採取立案調查措施,本所決定8月19日起,對光大證券自營業務股指期貨交易採取限制開倉措施。同時,督促光大證券妥善處理現有持倉。

  北青報記者對話光大證券董秘

  光大證券被暫停的業務到底是什麼?

  北青報:證監會通報的情況裏,提到上海證監局將暫停光大證券相關業務,請問具體將暫停哪些業務?

  梅鍵:暫停的是“策略投資部”證券自營業務。此前我們在公告中有提到,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門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

  北青報:你們的公告中提到出問題的策略投資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統”是自己開發的還是外包的?

  梅鍵:我們的套利策略系統是由訂單生産系統和訂單執行系統組成,訂單生成系統是自己開發的,而訂單執行系統是外包的,這是券商套利業務的慣例,並非光大證券獨有,之所以訂單生成系統要自己研發是因為其是為套利策略服務的。

  質疑

  對衝操作是“第一反應”

  還是內幕交易

  昨日晚間18點,光大證券在位於上海的總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就“816事件”進行説明。發佈會僅進行了20分鐘。

  在光大證券董秘梅鍵被問到為何事件發生當天的前後回應不一致時,光大證券董秘梅鍵表示,坦率地説那天上午他根本沒有看行情,中午吃飯的時候同事交流後才知道。這個時候記者來電,以朋友身份交流。他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是個人的判斷猜測,並不是表態。

  在被問到做空在前公告在後,是否涉嫌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的問題時,梅鍵以“第一反應”回答,稱立即做空股指期貨以最大限度減少風險,是“第一反應”,並不是操縱市場。

  善後

  對投資者損失

  將依法履行職責義務

  在發佈會上,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表示,對於事件的後果深感不安,心情很沉重,真誠向投資者道歉。

  關於釀成大錯的系統,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介紹説,之前這個系統使用了10個月,模擬6個月,使用4個月,都沒有出現問題。 因為11時02分下單之後在150秒內未得到回報反饋,就重復下單,導致大量産生訂單,是系統邏輯判斷錯誤所致。

  對於是否會對投資者的損失進行賠償這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徐浩明回答,光大證券會全力以赴,認真配合證監會調查,在這個基礎上,對投資人可能出現的損失,依法履行職責義務。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