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改革明年起上海試點 深化結構性減稅

2011-10-27 09:44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馬迪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開展深化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

  為進一步解決貨物和勞務稅制中的重復徵稅問題,完善稅收制度,支援現代服務業發展,會議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區和行業開展深化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逐步將目前徵收營業稅的行業改為徵收增值稅。(一)先在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等開展試點,條件成熟時可選擇部分行業在全國範圍進行試點。(二)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三)試點期間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改徵增值稅後收入仍歸屬試點地區。試點行業原營業稅優惠政策可以延續,並根據增值稅特點調整。納入改革試點的納稅人繳納的增值稅可按規定抵扣。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這是增值稅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進一步推進結構性減稅的一項舉措。

  據了解,從事建築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以及轉讓無形資産、銷售不動産的單位和個人,需按照相應稅率對取得的營業額徵收營業稅,稅率主要有3%、5%和20%三個檔次。增值稅是以從事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從事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取得的增值額為課稅對象徵收的一種稅。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此次深化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意義深遠。從保證稅制公平的角度,增值稅擴圍有利於避免重復徵稅為部分企業減負。從保增長、調結構的角度,增值稅擴圍為市場主體尤其是第三産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有利於保證産業結構調整的順利進行。他進一步分析,之所以選擇在上海是因為其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都比較發達,更容易總結經驗。 

  社科院財貿所研究員、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介紹説,現實生活中,部分行業一直存在著營業稅與增值稅重復徵收的問題。北京一家食品企業的財務總經理曾告訴記者,由於所處行業的特殊性,需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核發餐飲服務許可證,但在取得工商營業執照時,工商局據此核定為餐飲企業或零售企業,造成在稅種鑒定上增值稅與營業稅兩個稅種混淆,一直存在重復徵收的問題,如果增值稅擴圍,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

  那麼,此次會議提到的部分現代服務業是否會包含金融保險業呢?事實上,市場對於下調或取消商業銀行營業稅的呼聲由來已久。目前,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稅率為5%,值得一提的是,國外大都無此稅項。

  據了解,按照銀行經營的不同金融業務,其計稅營業額包括貸款業務收入、差價業務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這三種業務中,貸款業務收入是銀行業營業收入的主要內容,計稅依據卻是其經營金融業務營業收入全額,而不能扣除任何相關費用,因此,與提供貨物徵收增值稅的行業相比,銀行業的實際稅基較寬。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某商業銀行財務部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事實上,銀行業上繳的營業稅非常可觀,但對於銀行而言負擔較大,如果能夠轉為徵收增值稅或進行一定的改革,將有利於銀行業務水準的發展。”

  國泰君安金融業分析師伍永剛曾預測,若商業銀行營業稅下降2個百分點,14家上市銀行的凈利潤將平均增長達到5.26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如果對金融機構稅收進行改革,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銀行利潤水準。

  不過,白景明表示,無論從學術研究還是從國際經驗來看,對金融業徵收增值稅還存在比較高的技術難度,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進項稅額抵扣如何確認。至於新增兩檔低稅率的目的,在白景明看來,這是為了保持稅負相對穩定,是有關主管部門在全面綜合的考慮之下妥善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表現。楊志勇認為,從相對長期的角度看,此次設置的兩檔低稅率或只是改革過程中的一種過渡,以中性為原則的增值稅仍將保持較少的稅率級次,且相應調減稅率是大勢所趨。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