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上市公司凈利下滑 或催生政策拐點

2011-10-28 07:39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王思羽

  截至10月26日,共有超過160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度業績報告。初步統計顯示,超過三成的企業前三季度凈利同比下滑。在整體盈利能力下滑的同時,已經披露的上市銀行依舊保持了很好的業績。雖然市場對於全年業績下滑的預期高度一致,但是政策鬆動跡象顯現被視為積極因素開始積累。 

  上市公司盈利面臨挑戰 

  財匯數據顯示,截至26日,已經有162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報。統計顯示,在已經披露三季報的企業中,有151家企業前三季度凈利潤為負,495家凈利潤同比下滑,佔到了總數的30.48%。雖然由於三季報尚未披露完畢,這一數字並不能代表全部上市公司的整體情況,但還是反映出企業盈利正在面臨較大的挑戰。 

  去年同期,三季報同比凈利潤下滑的企業為530家,佔三季報披露企業總數的23%。 

  分類來看,截至26日,已披露三季報的652家主機板和436家中小板上市公司,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增幅分別為22.08%和17.19%。前三季度,269家創業板公司(含已招股未上市公司)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41.76億元,同比增長16.58%。其中,191家公司同比實現增長,佔71%;78家公司同比下降,佔29%。 

  房價打折房企遭殃上市銀行風光依舊 

  作為A股的重量級選手,房地産和銀行板塊歷來是影響指數走勢的重要因素。 

  從三季報已經披露的資訊來看,房地産企業九十月份“金銀不再”導致部分企業利潤下滑。在房價開始出現打折的同時,房地産企業的盈利狀況也開始打折。 

  財匯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0月26日,共有70家上市房地産企業公佈了三季報,利潤同比下滑的達到30家,接近一半。 

  虧損最多的鳳凰股份,前三季度虧損3362.65萬元。公司公告稱,虧損原因主要是因報告期內費用較高,且無樓盤交付。與房地産企業的尷尬處境相比,上市銀行依然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風光依舊。 

  盈利下降預期一致,政策現鬆動跡象 

  雖然銀行股業績依舊閃亮,但是市場中仍然對企業盈利下降有著高度一致的預期,特別是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陳思翀認為,GDP雖然出現微幅下滑,但這被視為主動調控的結果。在現在緊縮政策已經到頭的背景下,經濟開始重新恢復增長的動力。“硬著陸”的風險不會存在。 

  “各種積極因素開始累積,特別是政策信號已經非常明顯。”陳思翀説,從股指的表現來看,底部特徵似乎越來越明顯。從溫家寶總理的“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到央行行長周小川的“貨幣政策要有靈活性針對性”的表述,也被市場解讀為貨幣政策可能出現轉向的積極信號。(據新華社電)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