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公司遭遇破發 忍痛調整方案力保再融資

2011-09-14 07:02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王思羽

  近期週邊股市大幅調整,國內資金面持續收緊,A股面臨“內憂外患”的考驗。由於股價調整,宗申動力(001696)下調增發價近四成,凱恩股份(002012)也將融資規模“瘦身”,上市公司再融資遭遇多重挑戰。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05家公司的增發預案面臨擱淺危險。與此相比,由於資金利率不斷抬升,一些現金充裕的公司則開始嘗試投資理財産品等非主業投資。

  遭遇“破發”不調方案難融資

  截至9月13日,今年已有244家上市公司公佈了增發預案,預計增發710.93億股,預計募集資金達到6197.58億元,已經超越去年全年預案總和。但今年以來,股指經歷大幅震蕩調整,再融資也面臨著“破發”的考驗。下調發行價、縮減發行規模已成為上市公司的應對手段。

  數據顯示,除了4家未通過增發預案的公司外,今年已有7家公司停止實施增發。不僅如此,如果按照9月13日的收盤價計算,已有95家公司的收盤價格低於增發預案價格下限,還有10家公司的收盤價僅比增發預案價格高出不足1毛錢,處於“破發”邊緣。增發案面臨擱淺危險的公司佔比近50%。

  跌破增發價迫使不少公司對增發預案進行調整。僅下半年以來,就有31家公司對增發預案進行了修訂,除下調增發價格外,一些公司對增發規模也進行“瘦身”。

  由於市場環境變化,宗申動力(001696)將增發價格從不低於8.94元/股下調至5.44元/股,價格下浮39.15%,成為目前下調幅度最大的公司。此前,東北制藥(000597)、亞盛集團(600108)和西安飲食(000721)等公司也將增發定價基準日後推,並由此下調了發行價格。

  繼7月份下調增發價格後,凱恩股份(002012)于9月初還將增發募集資金總額進行了下調。公司將募集資金總額調減至5億元,並相應調減募投項目中的募集資金投入金額。而此前,公司計劃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21億元。

  如果剔除向大股東及關聯方定向增發的預案,目前仍有42家公司收盤價跌破增發價超過1元。青松建化(600425)擬定向增發的底價不低於20.84元/股,而公司目前股價僅為15.28元,差價超過5元。而禾盛新材(002290)的增發方案雖然已經獲得證監會審批核準,但是公司目前股價僅為22.50元,而增發價格為25.25元。除禾盛新材外,在增發獲得證監會核準的公司中,還有10家公司的收盤價已然“破發”。顯然,對於這些公司而言,再融資短期內仍難進行。

  “不差錢”公司沖浪非主業理財

  一邊是上市公司“絞盡腦汁”進行融資,另一邊則有不少公司手握資金進行理財産品或是成立基金公司等非主業投資。據統計,今年以來有超過60家上市公司以閒置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産品,涉及資金上百億元。

  漫步者(002351)在理財市場上頻頻出手。繼6月份宣佈使用不超過3億元滾動投資低風險銀行短期理財産品後,公司又分別於6月28日、7月5日、8月2日、9月1日公告理財産品的購買情況,涉及3個月期限的興業銀行萬利寶票據型理財産品1.5億元、約1個月期限的浦發銀行利多多公司理財計劃HH076期3200萬元、HH137期9000萬元、HH193期5000萬元等。

  海螺水泥(600585)是目前投資理財産品出手最為闊綽的上市公司。在5月19日成功發行公司債融資95億元後,公司6月15日即公告用40億元購買理財産品。

  此外,設立基金公司也成為投資熱點。閩福發A(000547)與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等七家企業共同投資成立中金增儲(北京)投資基金有限公司。該基金主要從事貴金屬、有色金屬及其他金屬探採礦權企業投資、礦業投資、合作探礦等。遼寧成大(600739)也聯合一方集團發起設立成大沿海産業(大連)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該基金主要從事股權投資、投資基金管理、投資諮詢等。

  由於經濟增速和固定投資增速有所放緩,上市公司在主業擴張上趨於謹慎,募投項目的進展也較為緩慢。與那些迫切需要再融資的公司相比,一些公司由於握有IPO超募資金或是已經完成融資而資金較為闊綽,進而選擇低風險、低收益的理財産品來保值增值、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市場大幅波動,已經有部分銀行的理財産品凈值出現下跌,甚至虧損,這部分風險也將直接由投資人承擔。顯然,上市公司在重視資金使用效率的同時,也需正視各種投資手段所蘊含的內在風險。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