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戶千萬存款遭銀行挪用 或違規流向高利貸

2011-10-24 08:01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王思羽

  “我正打算去銀行門口拉條幅,討還血汗錢!”儲戶王先生情緒激動地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銀行承諾的償還期限已經一拖再拖,要回資金仍舊是遙遙無期,他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向銀行申訴了。

  最近一個月以來,儲戶王先生和劉小姐頻繁地往返于西安和大連之間,為的是要回不翼而飛的4500萬元存款。了解案情的相關人士透露,儲戶的存款可能被用於放高利貸了,但是資金鏈的斷裂導致存款無法按期回歸銀行,銀行方面正在積極追討當中。

  業內人士擔心,隨著銀根收緊,民間借貸問題爆發,是否會讓風險傳遞到銀行層面?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日前警告,未來要堅持“隔離風險”、“疏堵結合”,綜合治理民間借貸。他明確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與民間借貸之間設立嚴格的“防火牆”,嚴防風險向銀行體系轉移。

  千萬存款離奇失蹤

  今年8月中上旬,劉小姐和王先生的朋友A先生,希望他們將4500萬元資金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存入某股份制銀行在大連的一家支行,存期為1個月。

  A先生告訴他們,該銀行行長和他是大學同學,關係很好。最近上級部門將對該支行的業務開展情況進行考核,但令該行行長髮愁的是,該行的存款規模距離達標還有一定差距,需要短期內拆入一筆資金。

  A先生既然開口,憑著他們多年的交情以及生意上的往來,劉小姐和王先生感到無法拒絕,分別拿出2000萬元和2500萬元的資金進行支援。

  王先生回憶説,當時A先生給他們出示了銀行開具的存款邀請函。邀請函非常正式,其中寫道,該行歡迎銀行存款人,該行需要一億或者更多存款,歡迎存款人或介紹其他存款人前來開戶存款,存款人的存款只作為正常存款使用,資金保證安全。

  “後面是該支行行長親筆的簽名。”王先生説道,都説資金進了銀行就是進了保險箱,而且又有正規的存款邀請函,他們對此深信不疑,根本沒想到鑽進了一個圈套。

  在A先生的陪同下,王先生和劉小姐在該支行開立了個人存款賬戶,將總共4500萬元資金打入到他們在該支行的賬戶名下。

  未曾想到的是,他們的噩夢就此開始了。

  王先生回憶,他和劉小姐到該支行後,先是開立一張活期存摺,並在存摺下面挂了一張借記卡。然後按照正常的步驟,將存款和卡分別設立了六位數的密碼。他從銀行返回賓館,通過網上銀行系統將2500萬元資金打入到該支行新開立的銀行賬戶中。

  然後,王先生再次來到銀行,列印的對帳單中清晰地顯示王先生2500萬元的資金已經入賬。在回到西安後,王先生有一次去銀行辦業務時卻驚訝地發現2500萬元資金已經不翼而飛。劉小姐也是同樣的遭遇。對帳單顯示,他們的資金在入賬之後不久就莫名其妙地從賬戶中消失了,賬戶中僅留下了10元錢。

  經過查詢,資金通過卡卡轉賬的方式轉入到了陌生人X先生的個人賬戶。“而此前,我和劉小姐均未和此君打過交道。”

  預感到大事不妙,王先生立即聯繫A先生,希望他能給出合理的解釋,並將資金重新入賬。

  而朋友A先生在諮詢了該支行行長後,給出的答覆是,由於資金被用作購買理財産品,存款被轉入到分行的資金池中,由分行統一管理,所以在個人賬戶中反映的是存款轉出。

  “他言之鑿鑿地保證,資金非常安全,1個月到期後,資金自然會轉回到個人賬戶中。”王先生雖然將信將疑,但錢已經存到銀行,也只能等待期滿。

  但是最壞的情況還是出現了,1個月期滿後,王先生發現,其個人賬戶內僅有從外行轉入到賬的300萬元,而劉小姐的賬戶中有將近500萬元。

  王先生感到事態嚴重。顯然,資金被銀行違規挪用,且由於種種原因現在已經無法回收。

  為了要回自己的錢,他和劉小姐不得不踏上了要款維權之路。沒想到的是,銀行方面的態度格外強硬。“不僅我們的正當要求無法滿足,甚至該行的行長對我們也是避而不見。一連幾天,劉小姐都去銀行討還資金,但銀行以妨礙正常經營為由,叫保安強行將她帶離銀行。”王先生説。

  交涉無果,王先生和劉小姐只能求助於當地公安機關,希望通過司法來幫助他們追討存款。

  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掌握的最新情況是,在劉小姐堅持不懈的維權努力和公安機關的介入下,銀行終於陸續將追回的資金轉入劉小姐的賬戶中。現在劉小姐的2000萬元基本到賬,但王先生除了初次轉回的300萬元,餘下的2200萬元存款仍舊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中。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