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個貸門檻提至千萬 百姓首次置業貸款難

2011-10-18 09:52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馬迪
  據經濟之聲報道,繼建行北京支行上浮首套房貸利率至1.05倍後,包括光大銀行、廣發銀行、深發展銀行以及民生銀行等商業銀行也紛紛上調了首套房貸利率,另外還有些銀行乾脆變相叫停了個人房貸業務。儘管樓市已經降溫,但對於有置業意願的百姓來説想買房,依舊困難。

  在國家嚴格的調控下,房價雖然鬆動了,但商業銀行們卻悄悄收緊了自己的錢包。建設銀行客戶經理萬先生就坦言現在存款利率提高了,如果執行首套房貸利率7折優惠,那麼銀行不僅沒的賺,而且還要倒貼,提高首套房貸利率是必然的。

  萬先生:去年年底沒的7折優惠,大概春節沒有的85折,前段時間變成基準利率,現在變成基準利率的1.05倍了。

  儘管只有建行明確提高了首套房貸,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等股份制銀行會針對客戶提交的資産證明分出優劣客戶,然後給他們較基準利率5%到10%不等的上浮,而且出現這一變化的地區不僅局限于北上廣深4地,也包括長春、濟南、青島、鄭州、武漢等二線城市。

  儘管工行、農行、交通三大國有商業銀行沒有上調個人房貸利率,但想從他們那裏拿到貸款並不容易。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客戶經理左小姐略就顯尷尬的告訴記者最近個人客戶很難從工行拿到房貸,因為門檻已經被提到很高。

  左小姐:現在總價要1000萬以上才可以辦理貸款,因為現在政策比較緊、貸款額度也沒有,按揭政策比較嚴。個人房貸基本就是不做了。現在我們手裏的貸款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放下去,受理過的,人家抵押也辦過、費用也收了,不知道什麼能夠放款。

  儘管樓市已經降溫,但為何買房依舊如此艱難。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銀行如此也做法也是出於自身經營壓力,這種局面何時才能結束還要看國家政策是否會出現鬆動。

  郭田勇:由於前期貨幣政策收緊,目前銀行內部可貸資金數量很緊張。它不但對個人的房貸,還是對公司的貸款都是採取以價補量的辦法。如果未來我們出現了政策的鬆動,比如存款準備金率下降,那銀行可貸資金數量增加,價格也會下降。

  資深房地産專家楊紅旭認為信貸緊縮對市場影響的程度甚至比限購還要深, 10月份一定會出現整體性的房價下拐,而隨後政策有可能會放鬆。

  楊紅旭:主要是因為地方樓市低迷會導致土地出讓金、房地産稅收大幅下滑,從而影響地方政府的收入。之後會有政府放鬆相關政策,限購政策肯定會放鬆。地方政府控制的商業銀行可能會放鬆貸款政策。

  由於銀行自身面臨著嚴格的資金監管要求,因此配置信貸資源也是銀行為年末考核作準備。另外,如果第四季度通貨膨脹率下降、房價出現拐點,那麼信貸政策也可能出現鬆動。熬過年關,明年一季度之後也許這種個人房貸難的局面會得到緩解。(記者張奧)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