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老闆歸來

2011-10-13 09:00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馬迪

10日深夜,歸來後的胡福林首次面對媒體。

  奧康董事長主導重組 成敗將具“標本性”意義

  在溫州老闆“跑路”潮中最具戲劇性的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雖已從美國返回溫州,但公司重組工作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如何重組信泰也將在這場由溫州引發,鄂爾多斯、寧波多地捲入的民間借貸危機中具有標本性的意義。

  昨日,本報記者從溫州當地權威人士了解到,溫州新任工商聯主席——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將牽頭此次信泰集團的債務重組。信泰集團一位內部員工則向本報記者透露,眼鏡業務有望在本週內恢復生産,也有員工稱下週一即可復工。業內人士表示,信泰集團的重組不僅關係著公司數千名員工的利益,也是溫州處理“跑路”老闆資産的首個案例,更是其他“跑路”老闆是否願意回來的主要參照。

  眼鏡業務有望率先復工

  昨天下午3時,本報記者再次來到信泰集團,公司鐵欄杆緊鎖。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有很多政府的人在公司開會,進行財務方面的清算,所以才這麼嚴格。

  公司一名眼鏡生産線上的張姓工人告訴記者,上午公司召集各生産部門領導開會,確定生産計劃,領導通知他們兩天后回來生産。“聽説公司將會重組,眼鏡事業部不在重組範圍,公司的太陽能産業可能會被重組了。”這位工人説。

  公司門口的幾位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對公司能夠東山再起很有信心。而將會怎樣進行債務重組也是他們最關心的話題。“外界説公司債務有20億,應該沒有那麼多,因為公司的太陽能産業貸款是8個億,這是最大一塊貸款,外加其他的應該只有12億左右。”一位信泰員工告訴記者。但是即便如此,信泰這一年銷售只有數億的公司,要償清這筆資金絕非易事。

  王振滔是信泰重組主力

  據悉,在胡福林回歸後的第二天,即10月11日下午4時許,溫州市、甌海區兩級政府的金融維穩工作組、溫州市工商聯以及各銀行債權人,啟動了第一場信泰集團關聯企業資金救助的幫扶協商會議。參會的銀行,包括中信、建行、農行等達成一致,“對信泰及其關聯企業不抽貸”。主要債權銀行中行浙江省分行也表示,願意在原有貸款期限、利率等方面給予適當延長與優惠。

  本報記者昨日還從權威人士處獲悉,重組信泰將由市工商聯主席、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領銜。這也引起了公眾對奧康將重組信泰的猜測。記者了解到,王振滔在當選工商聯主席後曾公開倡議“企業遇到困境,要正視問題”。

  而在9月底已經獲得證監會核準首發申請的奧康集團,近期就將登陸A股市場,“手中的資金應該是比較充裕的”,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據悉,王振滔是奧康集團董事長,身家高達80多億,不過對於具體重組細節,周德文表示目前仍處於初步洽談過程中。

  多數“跑路”老闆仍“隱身”

  目前回到溫州的老闆中,除了胡福林,溫州奧米流體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福財也返回了溫州,但更多“跑路”老闆仍選擇“隱身”。在出逃的90多個溫州老闆中,回來的只是個位數。溫州市工商聯等部門都在加強與部分在外的企業主溝通,最新消息指出已有4名“跑路”老闆恢復了聯繫。

  但這些已經出逃和準備出逃的中小企業老闆最現實的困難仍未得到實質解決。“出逃肯定都是被逼無奈才這樣選擇,即使回來,救活企業的難度也是非常大的”,溫州當地一名知名打火機企業高管這樣向本報記者分析,政府出手雖然能遏制形勢惡化,但年底一批中小企業仍將面臨生死攸關的考驗。他希望政府能在中小企業肌體健康的時候就防患于未然,“生病了再施救就太晚了”。

  而溫州當地有關企業負責人也指出,除了國家提供穩定的金融和政策環境,企業自身亦要努力尋求出路。作為當地轉型成功樣本的海螺集團,已經從一個雨傘製造企業脫身成為在指紋識別鎖和生物分離技術上小有成就的高科技企業。該公司黨委副書記潘家森指出,該公司的3個高科技産品已為公司創造了近10億元的銷售收入,利潤率比傳統製造業可觀很多。

  “跑路”老闆心裏話

  “我的資金鏈徹底斷裂,人也被債務逼傻了,最終被逼得出走。”

  “重回溫州,把企業重新‘整’起來,不然做人一輩子不光彩。”

  胡福林1964年出生於溫州,1980年在父親的眼鏡作坊中以學徒身份開始學習眼鏡生意。10月10日,胡福林在“消失”20天后重新回到溫州。他自稱,自己去美國並不是外界謠傳的“出逃”,只是去尋求幫助和要債。

  而另一位返回溫州的奧米流體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福財,成為“回歸”溫州的第2名“跑路”老闆。據悉,9月11日上午7時,孫福財安排300名員工集體去雁蕩山旅遊,借員工旅遊之機出走。被網友戲稱為最無恥的“跑路”老闆。

  孫福財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跑路”的主要原因是資金鏈斷裂。企業在高峰時擴大生産規模,卻在銀根收緊的背景下未能及時償還民間借貸,“我的資金鏈徹底斷裂,人也被債務逼傻了,最終被逼得出走”。孫福財表示,溫州市和洞頭縣政府採取一系列幫扶措施支援企業走出困境,使他“看到信心,勇敢地負起責任重回溫州,把企業重新‘整’起來,不然做人一輩子不光彩”。

  浙江政銀聯手

  拯救中小企業

  據新華社電 針對近期溫州地區發生的民間借貸引發部分中小企業債務危機,以及由此帶來的少數企業倒閉、老闆“跑路”等連鎖反應,浙江省委、省政府迅速謀劃部署,組織協調金融、財稅等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舉措,以化解危機,提振信心。

  多管齊下拓寬融資渠道

  浙江省委、省政府近期研究部署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規範民間金融秩序的所有方案,政銀聯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具體舉措,主要包括:

  一是通過加大信貸資金保障力度、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實行差異化監管政策、拓展多元化企業融資渠道等措施,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二是通過促進民間借貸規範化等舉措,規範民間金融秩序,嚴控金融風險,扶持民間金融健康發展;三是通過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創新,支援已有12家地方商業銀行通過增資擴股、上市融資等方式,成為一支服務中小企業的專業銀行隊伍;四是通過加大財稅扶持力度、實行企業繳納社會保險暫緩或補貼政策、引導企業兼併重組等措施,推進企業轉型升級。

  溫州中小企業漸趨穩定

  溫州市委、市政府緊急處置老闆“跑路”現象和企業倒閉現象,經過10天左右的積極應對,部分中小企業債務風險蔓延的局面已得到控制,一些企業生産經營開始步入正常。對已出走的企業主,由公安、經信等部門進行追蹤,做好勸導工作,爭取其回來解決問題。

  溫州市在加大幫扶的同時,嚴厲打擊非法集資和由民間借貸引發的暴力討債、非法拘禁、惡意逃債、哄搶企業財物等違法行為。9月23日以來,龍灣區警方已破獲4起暴力討債案,刑拘7名犯罪嫌疑人。這些措施對穩定人心起到了良好作用。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