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已成中國的雷曼?

2011-10-12 09:11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王思羽

  眼下的溫州可謂水深火熱。伴隨著數十家企業老闆“跑路”,一場“溫水煮青蛙式”的高利貸狂歡似乎即將落下帷幕。溫州企業高利貸到底有多嚴重?溫州會不會成為中國的下一個雷曼?

  跑路的都是不務正業的

  “跑路”,這個經常從香港黑幫電影聽到的詞,如今卻發生在曾經被視為創造了中國經濟奇跡的溫州。據媒體報道,今年1至9月,浙江共發生228起企業主“跑路”事件,大多數在溫州。進入9月以來,溫州曾發生一天內8家企業老闆逃逸事件,而“跑路”背後尚未還清的高利貸不計其數。

  雖然在外界看來,溫州企業老闆“跑路”現象十分嚴重,但在浙江人眼裏,形勢並沒有那麼悲觀。“跑路現象確實存在,我也曾認識幾個這樣的企業家,但總體而言還是個別現象”,有著浙江炒房團帶頭人之稱的北京浙江商會副會長陳俊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據我了解,溫州跑路的企業老闆大概有幾十人,佔整體比例還是非常小的,但溫州中小企業目前日子非常不好過,卻是很普遍的現象。”

  “那些所謂跑路的企業家幾乎都是不務正業,真正做企業的不會去借高利貸”,溫州寶源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其武告訴記者,“跑路”的老闆是極少數,像他所經營的公司目前仍能從銀行融資,身邊的企業界朋友也沒有發生資金鏈斷裂的情況。

  救“跑路”還是救溫州?

  老闆跑路引發的是工人失業和百姓的血本無歸,溫州高利貸鏈條的斷裂被越來越多的人稱為“溫貸危機”,因此挽救“跑路”和挽救溫州的呼聲越來越高。有關部門也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挽救,其中溫州市出臺的一份《關於穩定規範金融秩序促進轉型發展的意見》要求各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資金傾斜,對中小企業不抽貸、不壓貸,對已經出現危機的企業,要盡力給予資金幫扶,支援重組。

  雖然出臺支援中小企業的辦法得到普遍的認可,但是否應該對已經出現危機、老闆“跑路”的企業進行幫扶目前仍存爭議。經濟學家韓志國在微博中炮轟救助溫州跑路老闆的行為,稱用“納稅人的錢去拯救以賭為主的溫州有巨大的道德風險”。韓志國認為,從2000年開始,所謂“溫州模式”已經變異,高房價、高物價都與溫州人炒作有關,“救溫州就是救賭徒”。

  有分析認為,溫州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的雷曼兄弟,不管政府救不救,都會對中國經濟産生深遠的影響。陳俊認為,救助危機企業不應該“一刀切”,如果一旦老闆跑路,政府就出手救助,反而會讓跑路更加氾濫,政府應該挑那些還有能力喘息的企業進行幫扶。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