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電能否砸出A股“黃金底”

2011-09-22 08:53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王思羽

  編者按:目前市場的焦點都集中在中國水電和陜西煤業鉅額IPO,不少業內人士擔心,如此鉅額的IPO對本已經弱不禁風的大盤抽血效應明顯。事實上,翻閱A股歷史,多次行情見頂或見底時期往往伴隨大型IPO的進行,例如中國中冶、中國一重和農業銀行等少數IPO大單的推出時點是市場調整行情階段性見底期間,其後市場表現往往出現轉機;而中國建築、中國石油、中煤能源等IPO大單推出時點,則恰好是市場上漲行情階段性見頂期間。

  一般情況下在低點或者低估值時期的權重股IPO,其估值比較合理,往往此時的鉅額IPO會伴有反彈行情。總結歷次歷史IPO大單和階段性底部同時出現時候的特徵,都會發現多個跳空缺口,並出現連續數日低於1000億元的地量、強勢股補跌、市場熱點散亂等等人氣低迷的現象。而中國水電IPO的時間點,亦在在行情低迷時期,指數出現多個跳空缺口,持續地量。故此,分析人士認為,指數可能伴隨著中國水電上市迎來階段性底部。

  NO.1:大秦鐵路上市

  夯實最後一棒走出大牛市

  2006年8月1日大秦鐵路上市交易,當時可流通121213.50萬股,上市首日開盤價6.39元,最高價亦是6.39元,最低價5.49元,收盤價5.52元,首日換手率50.69%。首發上市時對應上證指數1600.61點。

  從當時的宏觀基本面看,2006年時,我國經濟在過去連續三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高位增長。同時,2006年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開局年,各地政府推動著當地的基本建設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和新的高潮。2006年上半年投資增速04年以來最高,經過年中的宏觀調控,強度有所下降。央行全年新增貸款2.5萬億,三季度達到2.76萬億。但價格總水準基本平穩,商品零售價格同比上漲0.8%,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9%。從當時資金面方面看,2006年也是中國加入WTO的第五個年頭,比較優勢使得中國的外貿順差繼續積累,經濟對外的開放度進一步加大使得全球性金融企業進入中國的興趣大增,資金流入明顯,熱錢流入情緒高漲。2006年居民儲蓄繼續上揚,10萬億之巨的銀行存貸差推動著追求贏利動機的銀行將全國的信貸總額衝到新的高度。低成本優勢所導致的外匯儲備的繼續增加和外貿順差的持續增大。

  此外,2006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初現效果,吸引大量資金進入市場。

  從隨後的市場表現看,大秦鐵路超百億元的IPO大單對二級市場産生了一定的心理衝擊,市場借著大秦鐵路的上市,完成當時大盤的調整整固的最後一棒,經過夯實後,啟動了A股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大牛行情。

  NO.2:中國石油上市

  完成技術確認啟程大熊途

  2007年11月15日中國石油上市交易,當時流通股本30億股,上市首日開盤價48.60元,最高價48.62元,最低價41.70元,收盤價443.96元,首日換手率51.58%。首發上市首日對於上證指數5365.27點。

  從當時的宏觀基本面看,2007年國內生産總值246619億元,同比增長11.4%,連續五年增速達到或超過10%,全年4.8%的物價漲幅牢牢吸引住人們的眼球,特別是2007年下半年開始通脹跡象更明顯。2007年為抑制通脹,央行頻頻出手,1月15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2月25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3月18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4月16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5月15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6月5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7月20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8月15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8月22日,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9月15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3.60%提高到3.87%,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7.02%提高到7.29%;10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7年11月26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11月8日,央行決定從2007年12月2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12月21日起調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

  隨後的市場表現看,在央行連續加碼的緊縮政策下,貨幣政策疊加效應開始顯現,上證指數見頂,而中國石油上市當日,剛好是指數第一次回抽確認雙頭形態,隨後開始了A股歷史上跌幅最大的漫漫熊途。

  NO.3:中煤能源上市

  反抽4672點繼續漫漫熊市

  2008年2月1日中煤能源上市交易,當時流通118213.30萬股,上市首日開盤價24元,最高價24.89元,最低價21.35元,收盤價22.20元,首日換手率50.57%,首發上市首日對應上證指數4320.77點。

  從當時的宏觀面看,美國次貸危機發進入2008年之後愈演愈烈。而在中煤能源上市前後,消息面特別不樂觀,2008年1月4日,美國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消費者信貸違約現象加劇,逾期還款率升至2001年以來最高;2008年1月16日評級公司穆迪預測SIV債券持有者損失了47%資産;2008年1月17日,次貸虧損嚴重,標普評級公司開始對債券保險商實施新的評估方法,布希政府有意放鬆對房地美和房利美的監管,美國07年12月新屋開工數量下降14.2%,年率為100.6萬戶,為16年最低。2008年1月21日英國財政部要求有意收購諾森羅克銀行的私營企業在2月4日前提交詳細提案。2008年2月1日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數減少1.8萬,為超過4年來首次減少,2008年2月9日,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聲明指出,次貸危機影響加大。當時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違約率的進一步上升,造成基於次級抵押貸款資産的證券化産品的市場價值嚴重縮水。首先,次貸危機爆發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最直接渠道,是房地産市場。其次,是金融全球化造成美國次級抵押貸款證券化産品在全球範圍內的廣泛分佈,例如歐洲的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購買了大量的美國次貸證券化産品。美國的損失已經比較充分地暴露出來,而歐洲金融機構由次貸危機引發的虧損在當時只是露出冰山一角。

  結合當時市場情況看,中煤能源上市首日大盤下挫跌穿4200關口,而上市後第二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報復性暴漲8.13%,隨後繼續熊途。

  NO.4:中國建築上市

  宣告1664點反彈行情結束

  2009年7月29日中國建築上市交易,當時流通60億股,上市首日開盤價6.70元,最高價7.96元,最低價6.21元,收盤價6.51元,首日換手率69.55%,首發上市時對應上證指數3266.43點。

  從當時的宏觀基本面情況看,得先從2008年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重創講起,在全球金融危機蔓延時,中國政府2008年底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以及一系列擴大內需的刺激措施,還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要優先考慮已有規劃的項目同時抓緊啟動一批新的建設項目,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紛紛宣佈大規模投資計劃;據相關統計,數額超過10萬億元,而全國的總投資遠遠超過20萬億,如此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政府在鐵路、機場、電站等基礎設施上加大投入,另一部分資金則投入到節能環保等民生領域,同時扶持中小企業,這對調動民間資本的熱情也有很大作用。在國務院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中,除了基礎設施建設外,還包括“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加快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各項工作”等,有效地避免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過度下滑。這也促成了A股階段性底部的形成。但是4萬億投資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首先,貨幣投放集中投資過快過急,必會造成資産泡沫和通脹的出現,而發達國家“低利率、流動性過剩”格局,使得刺激政策遲遲未能退出,再加國內貨幣乘數擴張,通貨膨脹明顯抬頭。其次,存在部分投資缺乏效益並且不可持續,對後市的經濟打擊將會很大。基於此,當時市場人士普遍預期,央行貨幣政策將會轉向,必定會回收4萬億投資導致的流動性充裕狀況。

  隨後市場表現,中國建築上市交易首日,上漲指數就用巨陰K線來宣告行情結束,隨後的八月份上證指數單月暴跌21.81%,市場情緒極度恐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