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融資難且貴 不應成為“搖錢樹”

2011-09-22 06:45     來源:新華網     編輯:王思羽

  在大企業“金融脫媒”背景下,各家銀行看重中小企業強烈的融資需求,紛紛加大力信貸傾斜力度。但與此同時,貨幣政策收緊、信貸資源緊缺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仍面臨融資難且貴的困境。

  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朱小黃21日在廣東東莞舉辦的卓越中小企業發展論壇上表示,解決小企業“融資難”,先要解決小企業“融資貴”,不要將小企業當作銀行的“搖錢樹”。

  小企業貸款新增猛 融資仍然難且貴

  近年來,中小企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工商登記的法人企業1030萬戶,小企業佔到82%,比五年前提高約10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中小企業的信貸增速迅猛。朱小黃介紹,今年前八個月,全國中小企業貸款新增已佔到所有企業貸款新增約60%。“其中,建行中小企業貸款新增佔到近70%,比五年前提高近一倍。”

  據介紹,建行近三年小企業貸款平均增長40%,目前已累計為16萬小企業客戶投放信貸資金1.4萬億元,間接提供了超過2000萬個就業崗位。

  即便如此,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仍是不可忽視的問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秘書長齊力然在論壇上表示,隨著中小企業雨後春筍般蓬勃興起,融資仍是其發展瓶頸。

  “尤其近段時間,國際上,美日歐經濟形勢低迷、貿易保護等導致一些小企業商品面臨出口壓力等經營問題。”齊力然説,“同時,國內通脹指數沒有明顯改善,導致融資成本上升。加之,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特別是一些對外出口型的中小企業融資壓力尤為突出。”

  據建設銀行有關部門測算,目前中小企業通過國有商業銀行融資的平均利率為8.02%,而大企業為6.65%;中小企業在股份制商業銀行平均利率為10.15%,小額貸款公司平均利率是17.33%,民間借貸平均利率35%。

  “小企業不是‘搖錢樹’,不能把小企業當作銀行賺錢的‘唐僧肉’,一味追求高收費。”朱小黃説,解決小企業“融資難”,先要解決小企業“融資貴”。小企業客戶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如果只考慮賺錢,過高地增加企業融資負擔,就是“竭澤而漁”。

  大銀行要“彎下腰”服務小企業 看輕抵押重信用

  深圳市金百泰珠寶首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巍告訴記者:“我們沒有抵押物,房子是租的,地也是租的,資金都是流動的。要是按照以往的抵押物要求,我們很難貸到款。”

  一直以來,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普遍將大企業作為主要客戶對象,要想迅速實現從“壘大戶”到“親小企業”的轉變,還需創新建立了一整套有別於大企業,專業發展小企業業務的模式、流程、産品等。

  “大銀行服務小企業,一定要‘彎下腰’來,從過去只在‘辦公室’裏談判,轉向走近社區、貼近客戶,全面了解企業和企業業主的特點。”朱小黃説。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教授趙錫軍表示,小企業亟待建立一套有別於大企業的評級模型和標準,更應關注其資産狀況、業主信用、優惠政策等風險緩釋因素,改變一味只強調企業財務數據的傳統做法。

  對此,建行小企業業務部主要負責人余江介紹:“我們針對特定小企業客戶推出一項信用類貸款,貸款金額分別為500萬元、100萬元、10萬元及以下。雖然無需抵押擔保,但我們信貸人員前期需要投入精力主要關注企業經營狀況、資産狀況,特別是企業主本身信用記錄。”

  小企業防風險需建資訊平臺 注重大數概率

  建行廣東省分行行長靳彥民告訴記者,銀行雖然很想積極拓展中小企業服務,卻苦於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風險防控難度仍面臨壓力。“目前小企業資訊分散,註冊資訊、海關資訊、消費資訊都有不同管理部門管理,缺乏一個統一的資訊平臺,銀行掌握資訊難度較大。”

  齊力然認為,目前制約小企業融資還源於銀行與小企業之間資訊不對稱,對小企業信用缺乏高效、權威、全面的第三方評估。

  “銀行對於小企業融資大多考慮兩點:成本與風險。如果銀行能與協會合作,建立關於小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由協會前期推薦客戶,為小企業的融資前期打基礎,後期提供銀行所需的風險監控數據,節省銀行不少的成本。”齊力然説。

  “小企業風險管理手段要有新的計量方法,要符合小企業特點。”朱小黃認為,對小企業風險管理要建立在違約概率的大數定律上,不要斤斤計較個案風險,在容忍度之內,風險個案的問題都是業務運作中的正常現象。對於超過容忍度的,應要調整準入條件、流程及風險緩釋方法。

  據介紹,目前,建行小企業不良率為0.99%,低於對公貸款不良率,甚至全部貸款的不良貸款率。(記者吳雨、劉琳)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