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與美元關聯性削弱

2010-07-19 10:57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程軼文

  自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在2005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至今,人民幣匯改剛剛滿月。觀察人士表示,在此期間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以及與美元關聯度特徵削弱明顯,匯改並不意味著人民幣走上一條平坦的升值之路。正如央行一個月前所稱的那樣,人民幣繼續推進匯率改革的最終目標,依舊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

  一個月升值0.82%

  7月16日,受美元指數大幅下跌至近兩個半月低點影響,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升至6.7718,該中間價較前一個交易日上升23個基點,再次達到匯改以來的新高。

  統計數據顯示,自6月19日以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已由匯改前的1美元兌人民幣6.8275元跌至1美元兌人民幣6.7718元,近一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達到0.82%,打破了此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長達一年半的“僵持”。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匯率近一個月的表現進一步體現了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即期詢價交易中,人民幣對美元匯價曾在多個交易日出現大幅震蕩狀況。6月22日、6月25日,人民幣兌美元的即期詢價交易匯價單日振幅分別達到0.48%和0.34%,均接近央行規定的日浮動幅度上限(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五)的一半水準。分析人士表示,6月19日以來人民幣匯率在即期詢價市場的表現充分反映出人民幣匯率的彈性與“市場化定價”。

  與美元關聯性削弱

  受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緩解、德國等主要歐洲國家強力退出刺激政策等因素影響,近期歐元匯率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出現強勁上漲,美元指數則出現大幅下滑。

  至7月16日美洲交易時段結束,美元指數由1個月前的86點附近下跌至82點一線,美元近1個月對主要非美貨幣的匯價水準已猛烈下跌超過4%。美元指數的大跌、近1個月人民幣兌美元的0.82%的升值,充分顯示出人民幣與美元的關聯性顯著削弱。事實上,在7月15日美元指數出現單日超過1%的重挫時,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次日的升值表現並不十分顯著。

  IMF總裁特別顧問、央行原副行長朱民上周在談到人民幣匯率問題時強調,對人民幣來説最關鍵的是制度,而不是匯率水準,應該更重視“人民幣脫鉤美元”,真正與一籃子貨幣掛鉤、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而至於匯率水準,將根據市場的變化來看,人民幣更應當關注的是中期均衡水準,而不是短期的匯率水準。從目前來看,匯率機制的轉變非常重要。

  對於人民幣匯率未來的表現,分析人士表明,儘管人民幣與美元仍有密切關聯,但人民幣並非單純謀求升值。人民幣匯率未來將更進一步地顯示出與一籃子貨幣的關聯,被市場認為是人民幣的繼續升值之路將以一個獨特的方式展現。(記者 王輝)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