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年期央票利率時隔19周再次上行

2010-06-02 09:26     來源:新華網     編輯:程軼文

  在時隔19周後,1日發行的1年期央票利率再現上漲。專家認為,這是銀行資金成本上升和貨幣市場資金面趨緊的反映,與加息預期並沒有關係。

  1日,央行發行150億元1年期央票,發行量較上周300億元規模減半,但中標利率則較上周攀升8.32個基點至2.0096%。這是自今年1月19日1年期央票利率企穩于1.9264%之後,時隔19周後該品種利率再現上行。

  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表示,1年期央票利率上行是對銀行資金價格上升和貨幣市場資金階段性緊張的反映。

  “此前3月期品種利率上行對1年期品種有一定帶動作用,近期貨幣市場資金緊張,短期利率水準都在上升。”宏源證券高級研究員何一峰分析説,從宏觀面上看,通貨膨脹預期在下降,經濟增速回落預期也很大,因此央票利率上升和加息預期沒有關係,是被動上升。

  在1年期央票利率上行之前,3月期央票利率已經連續兩周抬升。

  5月份以來,隨著蔬菜價格下降,以及歐債危機等帶來輸入型通脹壓力的下降,使物價趨於可控的有利因素增多。

  趙慶明認為,目前市場加息預期已經明顯減弱,對壓制已久的1年期央票利率來説,是較好的上行時機。

  近期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減弱,同時,出於提升貨幣供應彈性考慮,短期限品種重受青睞。在此背景下,為提升3月期和1年期央票吸引力,靈活調節流動性,央票中標利率上行也是必然趨勢。

  何一峰進一步認為,1年期央票上升幅度取決於資金緊張程度的緩解。當前二級市場1年期央票利率水準在2.2%附近,從1年期央票歷次上升幅度來看,都低於二級市場水準,並在一級市場上方和二級市場下方達到平衡。目前是資金最緊張的時候,後期,隨著中行轉債申購結束和央行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資金緊張狀況或將有所緩解。

  趙慶明也認為,目前貨幣市場資金緊張是階段性狀況。雖然在歐債危機影響下外匯佔款增速或將減緩,但預計仍將維持資金凈流入,未來一段時期公開市場到期資金規模較大,這將推動貨幣市場流動性緊張趨於緩解。

  本週四,央行將發行3年期央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專家劉晉表示,如果本週市場認購3年央票熱情依然較高,流動性的緩解可能還要推遲。但與此同時,月初因素會對流動性有所幫助。另外,從6月上旬到7月中旬,公開市場到期量將一直維持在較高水準。因此,相信流動性緊張的狀況不會持續太久。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資金面緊張狀況不一定能很快緩解。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執行總經理徐小慶分析指出,考慮到外匯佔款增量明顯下降以及通脹壓力尚未明顯緩和,反映資金面緊張程度的回購利率維持高位時間可能比市場預期要長,這個時間越長,3月期央票和1年期央票利率上調可能性就越大。

  目前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2.25%,如果1年期央票利率接近這一水準,那麼市場的加息擔心不可避免會上升。專家認為,無論是從未來流動性緊張會趨於緩解來看,還是從避免強化通脹預期來看,1年期央票中標利率短期內也很難達到二級市場2.2%的水準。(記者姚均芳、王宇、華曄迪)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