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銀行擬再融資208億元 首鋼重當第一大股東

2010-05-06 10:54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程軼文

  歷時半個多月的停牌等待,華夏銀行再融資方案終於水落石出。6日,華夏銀行(600015)發佈公告稱,擬向首鋼總公司、國網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德意志銀行盧森堡股份有限公司定向發行總計18.59億股,融資總額不超過208億元。更為市場關注的是,此次定向增發之後,首鋼總公司在時隔五個半月後重回第一大股東。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華夏銀行逾200億元再融資方案獲得通過表明瞭前幾大主要股東對華夏銀行的支援,同時資本補充將有利於未來公司的業務規模擴張和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

  0.29個點的大股東之爭

  經過本輪增發後,華夏銀行的前幾大股東將重新排定位次。從結果上看,首鋼總公司無疑成為最終的贏家。

  去年11月19日,華夏銀行發佈公告表示,德銀通過協議受讓公司股份成為華夏銀行第一大股東。隨即首鋼在本報獨家刊發聲明承諾,將以法律、法規規定的形式和程式保持首鋼總公司在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的地位。

  業內普遍認為,德銀與首鋼總公司圍繞華夏銀行第一大股東的股權爭奪由此展開。

  而經過本次定向增發後,首鋼將重新成為華夏銀行第一大股東。首鋼總公司將認購6.91億股,持股比例由發行前13.98%增加到發行後的20.28%,首鋼總公司將為此支付77.18億元的增持成本。

  而國網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將認購6.53億股,在國家電網公司無償劃轉華夏銀行股權事項獲得批准後,國網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將提高至18.24%。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增發,德意志銀行盧森堡公司將認購5.15億股,發行完成後持股比例將提高至9.28%,德意志銀行的持股比例變為10.71%(含德意志銀行收購薩爾奧彭海姆所持股權)。增發完成後,德意志銀行集團合計持股比例將提高至19.99%,達到監管上限。

  有利於未來業務拓展

  公司表示,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核心資本,如在本年內完成增發工作,將為該行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資本支撐。

  截至2009年末,華夏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0.20%,核心資本充足率為6.84%。已經處於監管部門對中小銀行提出的資本充足率10%、核心資本充足率7%的監管下線邊緣。

  雖然該行于2010年1季度曾發行44億元次級債券,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約束問題。但是據業內人士表示,此前資本充足率不足已成為華夏銀行的核心問題之一。公司此前計劃開展一些創新業務,也因資本充足率過低而受阻。此外,探索綜合經營等道路,也受到資本充足率的制約。“此次華夏銀行再融資200億元,將支援公司未來三到五年業務的發展。”

  復牌後可能補跌

  華夏銀行一季度交出了一份靚麗的季報數據,凈利潤同比增長86%,此次定向增發更易得到市場的追捧。為了防止股價上漲帶來過多的資金消耗,華夏銀行決定在4月中旬選擇停牌。

  但是市場和大股東開了一個玩笑,在華夏銀行股價停牌的10多個交易日中,銀行板塊整體跌幅達到10%左右,分析師判斷,由於華夏銀行停牌期間銀行股板塊出現下跌,因此復牌後華夏銀行股價可能補跌,顯然大股東對股價的判斷出現偏差。

  按照華夏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90%計算,此次發行價格為11.17元/股。分析師稱,如果期間公司並未停牌,增發價格將折讓1成,這將為三大股東節省近20億元的持股成本。

  不過公司表示,本次華夏銀行增發,主要股東積極認購,並承諾自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內不予轉讓所認股份,充分表明瞭主要股東對華夏銀行經營管理和長期發展的堅定信心。(張朝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