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個人境外直投是人民幣大考

2013-01-23 16:01     來源:深圳新聞網     編輯:范樂

  個人境外直投是對人民幣信用的考驗。

  打開境外直投閘門,就必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人民幣與美元正面接觸,人民幣信用如何,中國經濟能否支撐人民幣,國人是更愛人民幣還是更愛美元,前景難料。從第一次匯改以來,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匯率一直很強勢,原因是沒有經過真正的市場考驗。銀行間市場,上下限受到制約,時刻受非市場因素的影響,市場主體對兩種貨幣的信用認知才是真正的試金石。

  環境、教育、醫療等是中國的稀缺資源,加上一些其他因素,中國有大量資金流向海外,其中許多是非法資金外流。2010年從發展中國家流向避稅天堂和西方銀行的非法資金達8588億美元,中國佔比接近一半為4204億美元,是緊隨其後的馬來西亞和墨西哥的總額的8倍多。之前10年中國總共流失2.74萬億美元。這是中國貨幣信用不可承受之重。

  個人境外直投難以監管。

  2011年1月,溫州外經貿局在其官方網站公佈《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方案》,明確個人境外直投的投資方式鼓勵個人參與境外實業投資,不能投資股市與樓市,單項境外投資額不超過等值300萬美元,個人境外直接投資年度總額不超過2億美元。2013年11月23日,溫州市政府公佈了《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再次強調“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

  此方案紙上談兵,欠缺操作性。除非個人境外直投賬戶全部開在中國的金融機構,否則,央行不可能監管境外直投是購買企業資産購買了股權,還是買了納斯達克的股票,或者在芝加哥買了別墅。目前央行反洗錢工作緊鑼密鼓,依然無法徹底控制地下錢莊,假借經常項目等方式進行跨境資本流動,如果溫州等地放開個人境外直投,並不會堵塞原有的非法通道,而是在原有的通道上新加了一條排水口。

  個人境外直投規模無法掌控。

  直投試點通常選在市場經濟較為發達、外向型經濟盛行、個人資金尤其是外匯較為豐厚的地區。溫州戶籍人口約為800萬人,即使只有 1萬人使用2億美元的趕制限額,投資總額就達到了2萬億美元,幾乎追上中國的外匯儲備了。央行如果控制規模,個人無法在國外進行實體投資,如果不控制規模,外匯儲備將千瘡百孔。

  貨幣市場化是大勢所趨,在根本的市場原則上,如存貸款利率浮動幅度,或者個人境外投資規模,應該做到公平、公正與公平。而在信用風險控制、針對具體的貸款對象的利率浮動上,或者金融機構的股權上,應該放手發動民間力量,推動市場進步。

  中國需要跨境投資,對國民公平開放市場,納入嚴厲的監管以控制風險,是題中應有之義。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