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結構調整盡顯疲態 堅守低倉位策略

2010-06-07 09:34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張蕾

  上周市場未能延續前期反彈態勢,盤面並無精彩可言,兩市指數周跌幅均在3%左右,上證指數逼近2500點時止跌跡象明顯,但量能方面出現持續縮減態勢,進一步表明當前市場強度仍處於偏低水準。我們認為,即便5月以來的單邊下跌使得兩市股指處於估值區間的安全邊際,但本週公佈的5月份宏觀數據將使市場對宏觀政策敏感程度再次升溫,加之IPO擴容節奏不減令場外資金舉步不前,歐元區債務危機擴散的傳導造成外盤不穩走勢的蔓延,短期市場始終難以消除擔憂情緒,出現大的根本性改觀的可能恐難以期待。策略方面,在市場底部根基的夯實階段,熱點切換缺乏持續性表現,操作上除堅守低倉位策略外,品種側重考慮大藍籌及成長性突出的個股。

  消息面傳導的政策因素主導近期熱點差異。上週一發改委于上調國內天然氣基準價格和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帶給燃氣類個股明顯衝高回落,短線資金快速兌現願望在市場底部震蕩期更為強烈,相關個股的衝高回落無疑造成市場熱點的流失。此外,上週四國稅總局下發《關於加強土地增值稅徵管工作的通知》提高增值稅預徵率的下限原則上不低於5%,從房地産板塊表現看跌幅較為有限,量能持續縮減及盤中個股反攻以低價股居多,房地産調控政策繼續出臺一直以來壓制機構資金對於房地産板塊的介入熱情。進入本週,國家統計局將於本月11日公佈5月宏觀經濟數據,對宏觀預期猜測和實際數據的落差將繼續表現為政策解讀的差異化特徵。我們認為,政策調控在步入觀察期後相應放大市場預期的搖擺程度,不穩的市場信心對股指底部根基的搭建形成不利影響。市場熱點也會因此出現頻繁的快速切換,“一日遊”行情擴大了大、中小市值品種的結構性分化。

  困擾市場前行的因素還來自業績變化及資金面的困擾。雖然從截至5月底的649家上市公司公佈的2010年中報預告看,預增公司326家佔比達到50.23%;預盈公司86家佔比13.25%;預虧預降公司121家佔比18.64%,現一階段業績增長還可以奠定股價變化的合理範圍,但隨著産業結構調整和行業政策調控壓力的逐步釋放,一旦經濟增速放緩就會給上市公司業績增速下滑帶來悲觀預期,同時也會拉長市場底部震蕩期的疲沓走勢。失去支撐上漲內核心力——業績支援的市場,同樣還難以擺脫來自資金面供給的困擾。6月以農行為代表的大盤股IPO發行節奏未見緩和,銀行流動性趨緊也使得資本市場短期內無法快速“充血”。5月份産業資本增持比例的加大和近期新基金獲批均並未給資金面帶來更多驚喜,兩市持續低迷的成交量水準無疑表徵近期市場仍未擺脫弱勢探底的完成。

  在考慮上述不利因素外,兩市也已經歷了較長一段時期的調整行情,整體20倍的估值水準處於相對合理區域,技術走勢步入初步回暖的階段。前期上證指數2478點的短期支撐位置仍屬有效,儘管當前市場還不具備突出的中線投資機會,但兩市熱點表現已從前期的區域性題材品種,轉向醫藥、電子資訊、IT等具備高成長性突出的板塊,這對於短期交易性機會無疑是良好信號。在上行壓力重重、下挫空間較為有限的當前市場中,投資者不要過度放大悲觀及盲目跟從的主觀情緒,操作上既需要耐心冷靜地等待明確的介入信號出現,半倉之下考慮“大盤藍籌+成長股”各半的穩健搭配。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