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股指期貨的“陰謀”與“陽謀”

2010-06-01 09:27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張蕾

金岩石

  在股指期貨開盤後的首個到期日,滬指開盤暴跌逾百點擊破2500點後戲劇性地翻紅收盤,一天之內,股指期貨有一倍至數倍的獲利機會,但不知有多少人能夠抓住。此外,如果在股指期貨開盤後的一個月內始終做空,至到期日那天的收益也相當可觀。無論是從到期日中午做多半天,還是開盤後做空一個月,股指期貨的投機都可能有幾倍的回報。坊間有人抱怨説,由於機構投資人可在期貨和現貨兩個市場上翻雲覆雨,股指期貨已成為是機構絞殺散戶的陰謀手段。

  金融市場的陰謀論在中國很流行,是因為迎合了人性的缺陷。在股指期貨市場上,如果你真是一個小散戶,算計你要付出的成本與可能獲得的收益相比,絕對是成本大於收益,風險高於回報。旁觀者會問:你值嗎?值得別人費心思來算計你嗎?所以還是應該走出無知和自傲,理解股指期貨市場的本性。中國的股指期貨市場目前還是散戶博弈,開戶數不足三萬,主流機構尚未參與。

  股指期貨是金融衍生品,所以,股指期貨對於股市的影響僅限于加劇短期波動,卻不會獨立製造行情。從理論上説,個股的短期波動是可以操縱的,但是股指期貨的基礎證券是300隻股票,操縱300隻股票的資金成本之高可想而知,而且要操縱300隻股票在股指期貨上套利,即使在股指期貨上賺錢了,股票持倉卻不會同時解套,風險猶存,也就有可能賠大錢。看到有可能賺錢的市場機會,就斷定是機構投資人在兩個市場上操縱套利,絞殺散戶,這是外行人不合邏輯的主觀臆斷。

  股指期貨有兩大基本功能,一曰避險,二曰投機,簡單區分:避險是以大博小,是機構主導的市場行為;投機是以小博大,是散戶主導的市場行為。在這個市場中,如果剔除交易費用和做市商的收益,交易者之間是一個零和遊戲,贏家賺的就是輸家賠的。但由於交易頻率和時間價值,股指期貨的交易費用實際佔到成交總額的20%以上,所以利潤總額要減少20%,損失總額會上升20%。這就是一個負零和的遊戲,賠錢總額遠大於贏利總額,如果沒有自願認賠的人參與,股指期貨市場是開不起來的。那麼誰是那些自願賠錢的人呢?這就要理解股指期貨市場的投資主體和交易動機,理解這個市場中的“五個90%”。

  由於股指期貨投資的高風險,股市中的散戶90%以上不會參與,所以不存在所謂“絞殺散戶”的臆斷,這是第一個90%。股指期貨是一個小眾市場,以交易所和期貨公司為仲介,僅適合於投資機構的避險和投資高手的投機,當然也有玩家們來碰運氣。交易所和期貨公司承擔的是客戶爆倉後的違約風險,所以90%以上的概率是穩賺不賠,雙方分享交易總額20%以上的交易費用,交易所獨享融資的利息和做市商的收益,這是第二個90%。機構的避險投資是以大博小,是用股指期貨的投資來保護股票市場的投資組合,所以在機構看漲時,股指期貨的投資相當於買保險,90%以上的概率是自願認賠的,這就出現了自願埋單的主體,也是第三個90%。玩家們偶爾跑來試試手氣,就像小賭怡情的賭客一樣,贏錢是意外,90%以上的人不在乎賠錢,這又來了一個自願認賠的群體——第四個90%。最後才是股指期貨投資的主力——投機人群體。衍生産品市場的投機人有雙重動機和雙重目標,所謂雙重動機:一是用小錢來博取高收益,二是用小額準備金來融資。因此,雖然90%以上的概率是賠錢,但總有小概率能賺大錢,所以對投機高手來説,用若干小賠來博大賺的機會,非常刺激,其成就感不僅在於贏利性,而且在於挑戰性,這就是第五個90%。索羅斯先生就是這樣的人,可以説是個“超級散戶”。

  理解了上述“五個90%”,就不會喋喋不休的抱怨,因為在這個市場上,各類投資人都是帶著賠錢意願入市的,這就是一個“認賠者”的遊戲!因此,衍生産品市場的“認賠者”一定要銘記:勝者感恩,敗者服輸,規則就是上帝。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