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業債投資比例將更好發揮保險資金融通功能

2009-10-23 08:50     來源:新華網     編輯:肖燕
  中國保監會22日發佈《關於債券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將保險機構投資企業(公司)債比例上限由30%提升至40%。消息公佈後,記者就此次債券投資政策調整有關問題第一時間採訪了業內一些專家。

    受訪的多位專家均表示,10月1日起實施的新保險法開啟了保險資金運用的新局面,保險投資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寬鬆環境。保監會此時做出的這一調整,與宏觀經濟形勢出現企穩復蘇的跡象有關,符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在經濟向好的背景下,企業效益逐步提高,為企業提高盈利能力創造了條件,這意味著購買企業債不僅風險減少,收益也會相當可觀。”北京工商大學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如是表示。

    目前我國保險資金的債券投資組合中主要包括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三種。由於信用級別的差異,國債和金融債的收益率均不同程度地低於企業債。據《中國保險業發展藍皮書(2008)》披露的數據,2008年保險資金在整體投資收益率不足2%的情況下,對企業債的投資實現了4.89%收益率,相比資本市場投資的慘重虧損顯得尤為難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教授徐高林表示,在當前資本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保險機構對於企業債這類相對安全的投資品種渴求更大的空間,因此需要足夠的比例。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保險機構持有3762.49億元企業債,比去年年末增加了656.08億元,成為企業債最大的投資者。其中,保險機構9月份新增企業債達到罕見的149.5億元,為2009年來最大增幅。

    儘管沒有官方的最新數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上半年保險資金的企業債投資收益率明顯高於去年。一家保險資産管理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企業債給公司帶來了不錯的投資回報。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係庹國柱教授對記者説,國際經驗表明,發達國家的保險公司一直將企業債作為重要的投資方向。“由於去年的保險資金投資收益不甚理想,如果今年在企業債領域能有所突破,保險行業整體的投資情況將有明顯改觀。”

    反過來看,保險機構增加對企業債的投資,將可為企業增加資金來源,擴大企業經營規模,企業盈利能力的提高又將會提升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率,“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良性迴圈,也正體現了保險資金支援國民經濟建設的應有功能。”王緒瑾説。

    受訪專家均表示,此次提高企業債投資比例,無疑有利於建立高效平衡的多元化資本市場,優化保險業投資組合收益。但他們同時也表示,隨著比例的放寬,風險防範工作將更加重要。因為相對於國債和金融債,企業債的信用風險和經營風險較高。

    此次保監會也特別強調了保險機構加強債券投資風險管理能力等,同日發佈的《關於加強保險機構債券回購業務管理的通知》還要求保險機構加強債券回購融入資金管理,將債券回購業務與償付能力指標的監管掛鉤。

    專家認為,儘管上限提高,但出於安全性考慮,在投資方面已日漸成熟的保險機構並不會盲目“趕時髦”,更不見得就會用足40%的上限。保險公司會根據自身的資金實力、風險控制能力和運作經驗等因素量力而行,所以市場不必擔心保險資金突然大規模從股市流向債市的問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