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首排金融國企績效座次 或與高管薪酬掛鉤

2009-10-22 15:30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肖燕
  2008年金融國企的績效,財政部給出了評價:在選定的31家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中,交通銀行、中國人壽績效評價分數分別位列銀行業、保險業第一。

  財政部近日下發了《關於印發2008年度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績效評價財務指標標準值的通知》,而本週一首次在其網站上對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和金融類企業共31家金融國企2008年績效評價分數和排名進行了公示。但值得玩味的是,週二相關排名的表單就從網站上悄然消失。

  市場人士指出,財政部進行金融機構績效排名的重要意義在於,可以對高管的工作進行量化考核,而高管薪酬也將與這項考核結果緊密掛鉤。

  交行、國壽分別拔得頭籌

  據獲得的相關排名顯示,交通銀行以95.47分位列銀行業金融國企榜首,中國人壽以87.56分位列保險行業第一名,中信證券以77.03的得分摘得證券業桂冠,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則以97.12分執金融業牛耳。

  據了解,財政部對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劃分為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和金融控股公司4大類進行績效評價。

  此前早些時候,財政部曾下發了《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績效評價暫行辦法》,《辦法》明確了評價結果劃分為優秀、良好、中等、較低、較差5個檔次,績效評價結果以85、70、50、40分作為類型判定的分數線。

  分行業來看,銀行業選定的9家銀行樣本中6家被評為優秀;保險業選定的5家樣本中,僅中國人壽一家被評定為優秀;證券業選定的4家樣本中,第一名中信證券績效評價僅為良好;金融類企業則選定了13家作為分析樣本,其中3家被評為優秀。銀行業中被評為優秀的企業數量遠多於保險業、證券業。

  “這其實和這些年銀行業進行的大刀闊斧的改革有關。”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宋瑋副教授表示,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基本成功之後,各家銀行的公司治理逐漸完善,中國銀行業無論在盈利能力還是在風險控制能力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如此看來,交行拿下95.47的高分就不難理解。

  業內人士還表示,證券業沒有一家得分超過85分和去年熊市有很大關係,整個行業的不景氣拖累了大部分證券公司。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曾指出,績效評價結果是金融企業經營成果、資産品質、償付能力和成長性的綜合反映,可以為財務監督、經濟責任審計以及金融企業管理等多個方面的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績效評價重在長效激勵

  事實上,對金融國企進行績效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是對金融國企的負責人的業績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也是確定金融企業負責人薪酬、加強金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依據。

  財政部出臺《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績效評價暫行辦法》時曾表示,經過多年實踐,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制度日趨完善。但是對國有及國有控股金融企業,包括中央金融企業經營行為的引導力度依然不夠,金融企業重視當期利潤目標和薪酬,卻忽視持續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培養,存在短期行為。

  “如何避免公司高管的短期行為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宋瑋表示,之前,我國金融企業的評價主要集中在稅收等方面。因此,不能排除部分銀行高管利用會計手段美化報表的現象。

  從財政部監管的角度看,如何避免金融企業高管的短期行為自然成了當初進行績效評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此,財政部將火力集中在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上。

  據財政部公佈的《辦法》,績效評價四項指標分別是,盈利能力指標,主要反映金融企業一定經營期間的投入産出水準和盈利品質;經營增長指標,主要反映金融企業的資本增值狀況和經營增長水準;資産品質指標,主要反映金融企業所佔用經濟資源的利用效率、資産管理水準與資産的安全性;償付能力指標,主要反映金融企業的債務負擔水準、償債能力及其面臨的債務風險。

  業內人士表示,這四項指標,可細分為短期指標、中期指標、長期指標,如此設置績效指標在控制短期行為效用明顯。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