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中國對全球經濟復蘇做出貢獻

2009-07-13 14:1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肖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

 

  專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

  下半年結構調整應以突出消費為主導 要讓寬鬆的貨幣政策作用於實體經濟

  央行近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在今年前5個月全國貨幣信貸快速增長的趨勢下,6月人民幣各項貸款又創新高,較上月新增15304億元,至此上半年我國新增貸款已近7.4萬億元。如此高規模的信貸投放會不會有通脹風險?當前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能否保障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本報就此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

  經濟刺激計劃成效初顯

  問:您如何評價當前我國實行的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夏斌:對上半年宏觀調控的評估,可以概括來説:動作較快、力度較大的“所有刺激計劃”已經基本見效,中國經濟已處於“見底復蘇”的趨勢之中,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復蘇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從1-5月份,投資、工業産值、社會商品零售額、採購經理指數、消費等相關數據,均已表明中國經濟是在企穩回升。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受危機衝擊,銀行資産負債嚴重縮水,恢復經濟必須靠央行非常規的超量貨幣供給來刺激。而中國銀行體系本身受美國危機衝擊影響不大,初期只是信心受挫,不敢放貸,但銀行體系內流動性是充足的。在政府積極的財政政策刺激信號下,人民銀行迅速放鬆銀根予以配合,引導了商業銀行發放貸款,對保證經濟增速8%是非常有意義的。

  應發出穩定信貸政策信號

  問:上半年貨幣信貸的大量投放會不會引發通貨膨脹?

  夏斌:當前中國的通貨膨脹壓力可能不表現為通常意義上的商品物價上,而是表現為資産價格上,特別是房地産價格上。根據當前房地産市場的價格走勢,如果當一個市場上主要依據未來價格上漲預期來交易,而不是依據未來收益預期或實際需求來交易時,説明市場在開始積聚泡沫。所以,從下半年起到明年,央行應發出穩定信貸政策的信號,是穩定信貸,不是緊縮信貸的信號,針對市場上已發生的物價預期發出預期管理的信號,從謹慎決策出發,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不變,在“適度”兩字上做文章,以確保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主要是作用於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