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詳解:中國9500億財政赤字風險有多大

2009-03-18 11:0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胡珊珊
  總體上安全綜合國力可以承受 赤字率政府負債率處較低水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為彌補財政減收增支形成的缺口,擬安排中央財政赤字7500億元,同時國務院同意地方發行2000億元債券,由財政部代理髮行,列入省級預算管理。全國財政赤字合計9500億元。這個數字創出新中國60年來全國財政赤字預算規模的最高紀錄,是2008年的8倍多,相當於歷史高值2003年財政赤字的近3倍。中央為何要安排如此龐大的赤字規模?如何防範鉅額財政赤字可能帶來的風險?為此,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應對危機重大特殊舉措

  財政部新聞發言人胡靜林對媒體表示,9500億元的財政赤字的確是創建國之最,但我們遇到的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也是百年不遇的。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許多國家都選擇了擴張性財政政策,擴大財政赤字規模,拉動經濟增長,可以説,這是世界通行做法。中國也不例外。

  他認為,今年增加財政赤字和國債發行規模,是主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項重大特殊舉措,是必要的。一方面,經濟增速放緩、減輕企業和居民稅負必然會使財政收入增速下降;另一方面,要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大幅度增加政府投資和支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彌補財政減收增支形成的缺口,需較大幅度擴大財政赤字並相應增加國債發行規模。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目前採取赤字財政措施及時、合理而且必要。他認為現階段的中央公共財政應該也必須轉向大量負債,這不僅是應對金融風暴衝擊的必要措施,大規模財政支出指向産業升級、技術創新、就業、民生、環保等領域,也是幫助中國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奠定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基石的重要舉措。

  赤字安排是積極穩妥的

  對於鉅額赤字所帶來的財政風險,胡靜林表示,前些年財政赤字逐年減少,今年雖然增加多一些,但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預計在3%以內,國債餘額佔GDP的比重在20%左右,我國綜合國力可以承受,總體上是安全的。從國際上看,我國赤字率和政府負債率處於較低水準,既低於國際控制標準,即赤字佔GDP比重應低於3%,政府債務餘額佔GDP比重應低於60%,也遠低於美國、日本的水準。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分析説,赤字財政最主要的負面影響是風險問題,但是現在這個赤字安排應該説是積極而穩妥的。9500億元的財政赤字預計佔當年GDP的比重仍在3%之內。而且,3%是歐盟經驗性的預警線和控制線,並非不可改變。

  而李稻葵用一種更加形象的方式,解釋了“積極穩妥”的含義——就像一家公司,賬目中既有現金流量表,計算收入多少錢,支出多少錢;也有資産負債表,顯示資産和負債的比例。一個國家的情況也很類似,財政赤字類似現金流量表的體現,反映出收入和支出間的差值。對於國家而言,不能只算現金流,大賬是資産負債表。擁有很強盈利能力的大型國有企業是我們的資産,超過1.9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我們的資産。這樣看,中央財政“資産負債表”裏的資産是遠遠大於負債的,這個時候即便是將GDP的3%全都發行成國債券,仍然遠遠低於國家所掌握的資産。

  做好財政“加減乘除”

  也有專家表示,財政赤字一旦提上去,也不是馬上就能調下來的,而是會經歷一個經濟週期的調整,也許兩三年,也許三五年。

  該如何避免鉅額財政赤字的風險?賈康表示,財政支出政策要繼續做好“加減乘除”的結構優化文章,“加”就是要進一步加強社會公共性開支,給予基礎設施建設更多的支援,加大對那些惠及民生、急需財政投入支援的地區和行業給予更多的直接財政支援。今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資安排9080億元,比去年的預算增加4875億元。“減”就是結構性減稅,降低行政成本。“乘”就是政府的支出,特別是投資應該産生“乘數效應”,要千方百計地以4萬億元投資來拉動社會資金和民間資本的進入,努力拉動更多的非政府資金參與反週期調控過程。“除”就是要免除腐敗,免除大家深惡痛絕的資金被挪用、以公謀私的現象。改變國家財政包攬過多的分配狀況,將應由市場和社會負擔的部分從財政支出中分離出去。對一些不合理收費、不合時宜的稅費給予徹底免除。

  李稻葵指出,發債獲得現金,關鍵還是要用得準,就像總理在報告中説得那樣,我們的每一分錢都來自人民,必須對人民負責。 (李 霞)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