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國際:美國評級機構是美債務危機製造者

2011-08-04 07:09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王思羽

  在持續數月的美國債務違約風波將暫告一段落的當口兒,中國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昨天宣佈:將美國的本、外幣國家信用等級從A+下調至A,展望為“負面”。大公成為美國債務風波後第一個“鐵腕”下調美國國家信用等級的評級機構。

  >>大公

  三原因下調美信用等級

  大公表示,美國雖然就政府提高債務上限通過決議,得以借新債還舊債,但沒有改變國家債務增速超過經濟和財政收入增長的總趨勢,這一事件成為美國政府償債能力進一步下降的一個拐點。

  大公在説明降級原因時認為,美國民主和共和兩黨此次在美債問題上的博弈,凸顯了美國政治體制對經濟基礎的負面作用,勢必持續影響投資人對投資美國國債的信心,不利於美國債務收入的穩定性。同時,美國提升債務上限,只是暫時避免政府債務違約,並不能改善國家債務償還能力。大公稱,“美國償債能力將繼續保持下降趨勢,償債能力下降與債務負擔上升矛盾的積累,增加了爆發主權債務危機的必然性。”

  大公還表示,美國財政赤字削減速度遠低於新增債務增長速度,收不抵支的財政政策必然繼續推動美國政府債務水準不斷上升。美國國會目前也尚未從根本上解決國家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的問題,表明美國政府“國家償債能力下降不可逆轉,下一步必然啟動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這將使世界經濟陷入全面危機,在這一過程中美元地位亦將發生根本性動搖”。

  >>惠譽與穆迪

  維持美國AAA信用評級

  就在8月2日,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中的惠譽、穆迪雙雙表示,由於美國決定提高債務上限,並達成了減赤議案,因此維持美國AAA主權信用評級。不過,惠譽和穆迪均表示未來可能會下調評級。

  之前,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紛紛表示可能會調降美國的債信評級,因為美國政府面臨債務違約風險。不過在美國總統奧巴馬2日簽署了由參眾兩院通過的提高債務上限法案後,惠譽和穆迪先後表示決定維持美國AAA債信評級,但穆迪給出的評級展望為“負面”,意味著該評級可能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遭到降級。

  另一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尚未公佈對美評級。標普此前曾警告,美國需要在未來10年至12年內削減赤字4萬億美元,才能避免其3A主權信用評級遭下調。

  >>對話大公董事長關建中

  錯誤評級催生美債危機

  記者:大公和穆迪、惠譽等國際評級機構對美國的信用評級有所不同,原因是什麼?

  關建中:對美國仍維持AAA評級是不真實的,因為AAA代表“無風險”,但美國現在的債務償還能力其實是下降的。評級的不真實和評級機構的立場有關,一些國際評級機構將維護債務國利益置於首位,而放棄了為投資人服務的立場。

  記者:信用評級與美國債務危機有什麼關係?

  關建中:掌控國際評級話語權的美國評級機構為了維護本國利益而不能客觀揭示國家信用風險,成了美國主權債務危機的製造者。此輪美國債務上限危機的實質是美國政府的收入難以支撐其不斷增長的鉅額債務,債權債務關係已經嚴重失衡,主權債務違約隨時可能發生。

  美國政府過度負債與信用評級密切相關。自1949年穆迪給予美國政府AAA等級以來,這一信用等級就從未有過變化,正是這樣一個最高信用級別使美國可以很容易借到錢。1985年美國由債權國變為債務國,隨後又淪為凈債務國,債務規模越來越大,償債能力日益下降,但評級機構並未向投資人及時披露其信用風險變動情況,依然維持其最高的信用等級,這種錯誤評級資訊引導全球資本流向美國,為美國政府增加負債提供了條件。

  美國主權債務危機再一次證明了信用評級與國家安全的關係,由最大債務國主導的國際評級體系已不能承擔信用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評級責任,是導致美歐主權債務危機的根源。

  ■專家點評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美國債務目前已接近GDP的100%,遠超過國際金融警戒線指標(60%)。美國的信用評級早該被降級,但三大評級機構都是美國的,它們不會做不利於美國的事情。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教授徐洪才:以美國目前的償債能力,依然將其信用等級維持在AAA水準是違背常識的。美國兩黨雖然就提高美債上限達成了一致,但這只是小修小補,美國靠借錢過日子的情況根本沒有發生改變,大公下調美國信用等級是發出了自己獨立的聲音。

  ■解詞主權信用評級

  是信用評級機構進行的對一國政府作為債務人履行償債責任的信用意願與信用能力的評判,一般從高到低分為AAA、AA、A、BBB、BB、B、CCC、CC、C。AA級至CCC級可用“+”、“-”符號進行微調,表示略高或略低於本等級。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