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後必將迎來“潮落”

2010-07-27 09:13     來源:中國證券報【字號     編輯:張蕾

  本週一大盤迎來10個月以來的首次“七連陽”,但在極度的喧鬧之中,各板塊的輪動明顯加快,熱點呈現出難以為繼的態勢。面對反彈獲利盤和前期巨量的套牢盤,大盤上行的阻力愈來愈大,而盤中屢次出現的調整跡象也表明2500點之上的反彈不會一帆風順。我們認為,短線滬綜指將在2500點附近陷入“膠著”,震蕩調整在所難免。

  6月和上半年的經濟數據顯現出經濟增長逐步放緩趨勢已形成,儘管經濟下滑早已是政府調整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步驟,但是下滑的趨勢仍然引起市場各方關注,而對經濟下滑的擔憂將使三季度的政策調控進入觀望期。誠然,我們不能就此判斷政策將重新放鬆,但是三季度的市場環境將略有好轉,市場環境將是政策走平及經濟將緩慢向下。

  據此,我們認為市場將繼續處於結構性分化的階段。7月2日以來的反彈,既是市場連續超跌後技術面的修復,更是宣告了前期權重板塊連續殺跌推動大盤快速下行階段的終結。依據則在於主要權重板塊已經基本回到1600點到2000點的水準。以鋼鐵板塊為例,寶鋼、馬鋼等大盤鋼鐵股股價已經接近每股凈資産,具備較好的安全邊際。銀行板塊中,建行、工行等大型銀行股PB均低於2倍,而我們認為銀行股PB在2倍下方就是底部區域,除非出現超預期的壞賬,銀行股應該具備中長期的投資價值。觀察各板塊的估值水準,我們認為金融、鋼鐵、建材、煤炭、化工、房地産均處於歷史估值的底部。

  當然,我們對於中小板、創業板的走勢依然表示擔憂。雖然本週一中小板個股延續強勢,但中小板指數相對大盤的估值溢價超過200%,大幅超越2004年以來兩者的比值平均值100%-150%,因而中小板必須有實質性的調整,“潮起潮落”歷來都是市場運作的客觀規律。同樣,創業板也存在較大的調整需求。

  投資機會上,仍建議投資者立足於大消費概念和産業升級。調結構的核心是改變單純依靠出口的經濟成長方式,利用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推進城鎮化等方式,提高國內消費能力;我們更加看重能夠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零售、食品飲料、家電和旅遊酒店等板塊。而産業升級所關注的新興行業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等,目前該類行業估值普遍偏高,需防範其調整的風險。此外,保障房具體方案和新政策的推出值得關注,如果相關政策進一步落實,將對房地産、建材、鋼鐵和建築等行業形成刺激,從而助大盤延續強勢。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