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錄如下:
過去數星期,可口可樂、迪斯尼、金沙,這三家在中國內地、港、澳叱吒風雲的美資企業,先後分別出現不同類型的麻煩,顯得有點不愉快。
上星期,可口可樂想“豪飲”(收購)中國最大果汁生産商匯源的計劃,被中國商務部以《反壟斷法》否決,令外界擔心北京是否為了民族情緒而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至於已進入香港開設中國首個迪斯尼樂園的華特迪斯尼,在獲悉上海市長韓正強調“正式落戶上海還沒有日程表”後,就突然宣佈裁減負責香港迪斯尼擴建工程的30名幻想工程師。
分析員普遍認為,無論是金沙、可口可樂,還是迪斯尼,遇到的麻煩似乎都來自一個原因:中國人現在可以“説不”了,而且更將這些本來是經濟性質的矛盾,提高至政治矛盾。
然而,其實,可口可樂、迪斯尼、金沙在過去數年,甚至十多年來,在中國一直是如魚得水,發展得很好。無論內地人、香港人還是澳門人,都十分熟悉這些美資品牌,並産生了一定好感。
所以,按照目前中國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將美資企業踢走”這類激進的民族情緒問題,美資企業目前遇到的麻煩,基本上還是經營策略的爭奪戰。
在23日香港立法會特別財委會上,多名議員就關注入境府與迪斯尼的擴建樂園談判進展。有議員認為,迪斯尼是要以裁員向港府施壓;也質疑港府在談判中處於下風,令迪斯尼橫行霸道。
不過,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劉吳惠蘭透露,目前談判看似膠著,其實是因為迪斯尼提出希望增加注資而可能削減目前港府的57%股權比重,以及擴建項目的融資問題。
她批評香港迪斯尼向外界聲稱,擴建由樂園全資建造,港府不用出一分錢的講法是不正確的,並強調港府談判的重點是要為港人爭取合理利益。
顯而易見,迪斯尼集團的裁員行動,並非真的要放棄香港迪斯尼的擴建,或放棄將來可扭虧為盈的機會,而只是想重施當年“KO”(擊倒)港府的手法,爭取擴建工程的更佳條件。
在北京,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李勇23日表示,中國政府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是根據《反壟斷法》客觀作出的裁決,維護中國市場的公平競爭,否認當中涉及貿易保護主義。
他表示,中國政府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政策,當局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化。他強調:“在中國的街上,外資商店隨處可見。”
至於金沙在澳門的情況,就更凸顯“商場上沒有永遠敵人”的説法了。集團較前早已派出代表,出席由何鴻燊發起的博彩營運商會會議,並組成商會,共商應付金融海嘯的辦法。
在資金問題得到解決後,金沙的金光大道第五、六期也即將復工,集團更強調將賭牌交還澳門政府,對澳門賭業前景仍是看好。
在商言商,只要是在公平條件下進行談判,美資企業不會在中國受到冷落。(易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