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角經濟圈”或是中國經濟成長的第四極

2009-03-13 13:41     來源:西安晚報     編輯:肖燕
    3月9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參加陜西代表團審議時,談話間提到“西部就講三個地方,重慶、西安和成都,有人提出三個城市構成城市圈,形成一個脊梁”。就在次日,具體闡釋了這句話內容的新名詞“西三角經濟圈”見諸各大報端。陜西、重慶和四川三方高層領導也繼而開始了關於這一思路的接觸——西北牽手西南,“三角戰略”開始正式醞釀。(3月12日《西安晚報》)

    從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提出的“西三角經濟圈”,以及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政協副秘書長、省工商聯主席、省總商會會長馮鈞平提出的“關於建立‘陜川渝西部(核心)經濟圈’加速西部經濟發展的建議”中,我們看出,“三城記”的構想,已形成了共識。

    可以説,“三城記”的構想,顯然不僅僅是為了打造中國第四增長極。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打造“三城記”的目的,從區域範圍看,是實現區域經濟優勢互補、抱團發展的應有姿態和作為;以歷史眼光看,“三城記”不僅是對“增長極”發展模式的繼承和發揚,更是站在“西部大開發十週年”時間節點上相互鼓舞與內生的“再出發”——“三城記”一旦成功打造,對西部經濟乃至全國經濟的發展,起到的拉動和輻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應對金融危機的當下,“三城記”背後蘊涵的篤定、飽滿而堅毅的共度時艱的信心,本身就是一道絢麗的風景。

    但我們應該認識到,“三城記”的構想,對三地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大而言之,“三城記”從理想到現實的落地,對三方而言,是難得的機遇;而如何讓這樣的理想完美無憾、持續發展、互利互惠地落地,是不小的挑戰。“三城記”如何從共識的構想,走向步履協調的抱團發展良性軌道,需要相關部門做好前期的調研論證、角色分工和政策給予,需要三地充分做好理解溝通、建立互信和取長補短,需要三地文化和思想交流相互認同與和諧共進……這些,是三方實現市場開放、政策對接、信心共用的前提。

    在談到西安在“三城記”中的作用時,馮鈞平和陜西省發改委主任祝作利,均認為“陜西和西安的作用將無可取代”。從區位、資源狀況和産業特點等角度分析,兩人的判斷可謂精準。“三城記”的構想一旦“夢想照進現實”,陜西和西安的這些優勢,將被彰顯。陜西和西安將擔當起“三城記”中預期扮演的角色,為三地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民生改善等,作出自己的貢獻。

    但從理論上講,陜西和西安的這些優勢,也許會和川渝兩地相關的優勢資源,出現重疊和類似的可能。一旦出現資源優勢的重疊和類似,從資源互補的角度看,出現碰撞的情況,也就在所難免——對“三城記”的理想落地而言,這些碰撞和矛盾,也是需要面對的挑戰之一。

    在“三城記”的建立和運作過程中,如何智慧、巧妙地化解這些碰撞,一方面需要相關方面在政策給予、舉措均衡上做好前期的統籌協調;另一方面,對三方而言,也是挑戰和考驗。因為,如何實現“産業互補,錯位發展”,實現區域經濟的共同進步,才是構建“三城記”的應有之義。

    而且,在打造“三城記”、“第四增長極”的過程中,對其他“增長極”發展模式和經驗的借鑒,要有所取捨。原因很簡單,三地的自然環境、經濟發展狀況、經濟結構組成、交通運輸、人文環境等方面,均和其他“增長極”不同。而這些不同,決定了打造“三城記”很可能缺少可供參考的直接經驗。這使探索與磨合需要在“摸著石頭過河”中進行。這種情況下,自我準確定位和彼此透徹認知,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在這一點上,祝作利給出的一個分析,給三地探索與磨合的思考,提供了可供參照的思路。在談到“三城記”的構建,將會如何為三地老百姓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時,他舉了四川農民工很可能直接到陜北能源基地務工、在家門口就能“淘到金子”的例子。能夠首先想到四川農民工的利益、而不僅從本地利益出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相信三地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有什麼理由不對“三城記”的打造懷有憧憬和希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