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淵源來,臺灣的美食文化並沒有那麼多典故傳奇和歷史傳承,但卻因此而越發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倍顯親切。在臺灣,一份食物或者一種飲料能否予人幸福感是鑒定它算不算得上“美食”的重要指標。無論是令人胃口大張的繽紛夜市食品,還是午後時光里的一杯溫暖的珍珠奶茶,或者是每日早起補充元氣的那一頓讓人充滿期待的豐盛早餐,美食隨時在作用著人的心情。
熙熙攘攘的臺灣夜市
內行的饕客,請從夜市開始
A Feast Beginswith the Night Fair
沒有逛過夜市,請別說你來過臺灣。臺灣人對于美食的熱愛程度舉世皆知,無論何種階層與年紀的人都能透過品味美食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跟氣候造就了臺灣豐饒的物產,北中南各地都有其特色與風味,真正在地好料全在夜市里找得到。
臺灣夜市近年來備受全世界觀光客注目,也成為獨具特色的美食文化代表之一,甚至影響了娛樂圈的創意。電視劇中隨處可見關于夜市文化的背景和橋段,包括偶像劇《轉角遇到愛》中羅志祥所飾演的男主角,就是出身夜市販賣蚵仔煎的小夥子;電影《雞排英雄》里的藍正龍也將夜市老板的角色詮釋得惟妙惟肖;電視劇《夜市人生》更是清楚描繪了在夜市摸爬滾打、辛苦奮鬥的老百姓生活。
臺灣夜市的最初雛型在大稻埕等港口地域,由小吃攤聚集而成。演變至今,不但帶動了全省夜市的觀光經濟,也提升了臺灣美食在世界舞臺的知名度。臺灣夜市兼容並蓄,盡管美食品種繁多,攤位瞬息萬變,有些基本必備的料理還是非嘗不可的,鹹食有蚵仔煎、大腸面線、豬血糕、臭豆腐、割包、魯肉飯、甜不辣、炸雞排、烤鳥蛋、鹵味、藥燉排骨、水煎包、烤玉米,而一定得嘗一下的甜食則包括了糖葫蘆、豆花、珍珠粉圓、雞蛋糕、車輪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