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決勝河東Ⅲ

時間:2013-09-02 10:5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宇文憲的副將梁臺也是老練的武將,官封驃騎大將軍、鄜州刺史,雖然已經六十歲了,依然經常單槍匹馬衝進敵陣。他曾經參加過邙山之戰,對蘭陵王聲名崛起頗為懊悔。

  “如果那時候能除掉蘭陵,他就不會成為本朝的禍患了。這次正是除掉他的好機會,我一定要把他的首級獻給您。”

  “蘭陵不是普通的敵人,不要著急,等到真正的好機會再出手。”

  年輕人反倒要勸住老年的武將。

  梁臺喘著粗氣,帶著五千士兵擔任先鋒。

  齊周兩軍圍繞著黃河河套,互相尋找對方的身影。諷刺的是,一方移動時,另一方離開了;一方在某個地點離開半天後,另一方才到。在山岳、丘陵、河谷交錯的復雜地形中,兩軍一直擦肩而過。

  五月,蘭陵王攻擊了周軍守衛的服秦城和姚襄城。這兩座城位于汾水兩岸,中間隔著汾水,一方遭受攻擊時,另一方可以立即出兵救援。

  不過,蘭陵王一天就攻陷了這兩座城池。秦彝率領大半士兵攻擊服秦城,姚襄城的援軍開出後,蘭陵王率領其余士兵對姚襄城展開了進攻。在蘭陵王的猛烈攻擊下,姚襄城不久便失守了。然後蘭陵王讓部分齊軍進入城池,連馬都沒下,便帶著部隊殺向服秦城。路上,蘭陵王遇到打著周軍旗號的五千人部隊。

  “蘭陵,在這里讓我碰上了。你也真不走運,老實把你的腦袋交出來吧。”

  白發蒼蒼的老將軍揮舞著蛇矛衝了過來。也許鬼面具下的蘭陵王正在苦笑,和段韶交情深厚的蘭陵王更喜歡老年的武將。雖然不想殺死對方,但也不能讓對方殺死。兩人在馬上打了五六個回合,在梁臺呼吸混亂之時,蘭陵王擊落了梁臺的蛇矛,刺傷了梁臺的右腕。

  右腕鮮血飛濺,梁臺只能用左手控制戰馬,快速奔回陣地。周軍也開始潰敗。

  “不要追,現在去攻佔服秦城。”蘭陵王下達命令。

  服秦城的士兵看到姚襄城失守和援軍潰敗後,失去了鬥志。姚襄城守將是周國的儀同若幹顯寶,他率領殘兵敗將殺出姚襄城,打算與離得很近的宇文憲合流。不過齊軍立即從若幹顯寶的側翼發起了攻擊。若幹顯寶在馬上揮舞著寶劍,站在城牆上的徐月琴一箭正中若幹顯寶的頭盔。箭被頭盔彈飛發出了很大的聲音,若幹顯寶被震得頭暈目眩,一頭從馬上栽了下來。此時,秦彝趕到,一伸手揪住了若幹顯寶的衣領,將其活捉。

  這時,新趕來一支周軍,與正在撤退的梁臺軍會師了。

  指揮這支部隊的是安政郡公史雄。

  史雄是周國建國功臣史寧之子,當時二十四歲,已經徵戰沙場十年了。《周書?史寧傳》記載史雄:“少勇敢,膂力過人,便弓馬,有算略。”智勇兼備的史寧在晚年收受賄賂,名聲掃地,史雄年輕高傲,深以為恥。

  “段韶、斛律光、蘭陵王並稱齊國三傑,我一定要親手殺死他們其中一個,以雪亡父之恥。”

  史雄跟隨宇文憲一起進兵,聽到蘭陵王之名後,非但毫不畏懼,反而異常興奮。

  “蘭陵算是好敵手,請老將軍先撤退吧。”

  三個弟弟史祥、史雲、史威分在史雄左右,帶領著六千騎兵,快速殺向服秦城。于是齊軍後方突然塵土飛揚。

  齊軍剛剛捆好若幹顯寶,準備進入服秦城。蘭陵王突然發現了周軍。衝在最前面的周將大喝道:“蘭陵,我乃周安政郡公史雄是也,可敢與我一戰?”

  史雄手握長刀,筆直地衝了過來。周軍此時已經知道白衣銀甲的武將就是蘭陵王了。蘭陵王默默地輕踢了一下愛馬百風,接受了史雄的挑戰。

  大戟與長刀激烈碰撞,兩人交戰了十來回合。蘭陵王大戟一閃,空中出現了一條血色的彩虹。

  史雄的頭顱帶著鮮血飛到了空中。右手緊握著長刀,失去頭顱的身體從馬上栽了下來。

  “你竟敢殺害我大哥!”

  史祥、史雲、史威三人從前、左、右三個方向殺了過來。史祥用戟,史雲用槍,史威用大劍,將蘭陵王包圍起來,四騎馬交叉穿梭,兵刃碰撞的聲音響徹河谷。

  三兄弟雖然勇猛,卻已經失去了為將的冷靜,跟蘭陵王激烈戰鬥的時候,秦彝指揮著騎兵,沮山指揮著步兵,打得周軍落花流水,屍體堆積如山。

  蘭陵王並不想把史家三兄弟全部殺死。看到周軍敗退,蘭陵王的大戟揮舞了三次。頭盔被打飛、頭暈目眩的史祥從馬上摔了下來。史雲的右腕鮮血飛濺,槍掉在了地上。毫不畏懼揮劍死戰的史威突然聽到兵刃折斷的聲音,再一看,蘭陵王大戟戟柄已經戳到了自己胸前,也立即栽下馬來。

  蘭陵王放下大戟,看著落馬的史祥和史威。兩個人想站起來,卻怎麼也站不穩。史雲掉轉馬頭跑了回來,從馬上跳下來,用左手幫助兩位兄弟。蘭陵王默默地看著他們,此時傳來一陣馬蹄聲,蘭陵王立即扭轉了視線,看到黑雲一般的周軍壓了過來,繡著“周”、“宇文”的大旗迎風起舞。

  此時齊國公宇文憲二十八歲,蘭陵王高長恭二十五歲,兩人都是皇族。雖然中國的歷史漫長,但皇族在戰場上兵刃相交也是極為罕見的一幕。

  “別走,蘭陵,今天咱們決一勝負!”

  宇文憲高舉著黑色的槊,騎著黑馬衝鋒的樣子,如同黑龍從空中降落。五十步外的月琴也為宇文憲的氣勢驚訝。注意到月琴張弓搭箭,蘭陵王呵斥道:“月琴,不要出手。”

  對蘭陵王來說,宇文憲是強敵。無論將略還是個人的武勇,在周軍都可謂是名列前茅,再加上宇文憲是皇帝的親弟弟,如果斬殺宇文憲,周軍遭受的打擊不可估量。

  史家三兄弟互相攙扶著跑回了己方的陣地。沿著黃河,大約百步的四方地面上,只剩下蘭陵王和宇文憲兩人。

  兩人的武器不約而同地一閃,兵刃劇烈撞擊,火花四散,鋼鐵灼燒的氣味隨風飄散。在撕裂的一聲巨響後,兩人的雙手承受了劇烈的衝擊,都晃了晃身體,但誰也沒有落馬,手中的武器也沒有落下,兩匹駿馬如同狂風一般擦肩而過。

  蘭陵王立即掉轉馬頭,再次衝向敵人。宇文憲也扭轉馬頭,握緊手中的槊撲向蘭陵王。

  蘭陵王一戟斬向宇文憲的左胸,宇文憲上身向後一仰,躲過了攻擊。但刃尖擦過宇文憲的胸甲,擦下了黑色的涂料。宇文憲怒吼一聲,手中的槊直刺蘭陵王,銀光距離鬼面具只有兩三寸。

  “錚!”

  兩人的兵器再次撞擊,兩人在馬上略作調整,一方的大戟刺過時,另一方橫槊擋住,火花四濺。

  兩軍士兵凝視著兩人,誰都不敢出聲。兩人激戰八十余合,依然沒有分出勝負。不過此時蘭陵王攻擊兩次,宇文憲才反擊一次。齊兵高聲歡呼,周兵則露出了擔心之色。

  這時,周軍的隊列響起了鉦的聲音,這意味著退卻。宇文憲有些不甘,還想繼續與蘭陵王決戰,但鉦聲越來越急,他只能嘆息一聲收起武器,掉轉馬頭。

  回陣後,宇文憲滿身汗水,氣喘吁吁地向梁臺詢問退兵的理由,梁臺惋惜地回答:“齊國的段韶率軍掐斷了我軍的退路。非常遺憾,宇文公啊,撤退吧。”

  宇文憲無奈,只能率軍撤退。不愧是宇文憲,周軍撤退的速度驚人,隊列絲毫不亂,一點沒有給齊軍追擊的機會。蘭陵王也沒有追擊。一天里,蘭陵王攻陷了服秦城和姚襄城兩城,斬殺了史雄,擊傷了梁臺和史雄的三個弟弟,生擒若幹顯寶,讓周軍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齊軍向鄴都報告了勝利的喜訊,朝廷大喜。周軍的威脅已經弱了,朝廷下令斛律光回京。

  五月末,斛律光離開了前線,押著薛敬禮、若幹顯寶及一萬名俘虜回到了鄴都。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