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浴血江淮III

時間:2013-09-02 10:42   來源:中國臺灣網

 

 

 

  正史《陳書》中,這樣評價蕭摩訶——志氣奮發之時,所向披靡,氣冠三軍,當時的良將,雖然沒有智略,但也是一代勇夫。

雖然“沒有智略”是嚴厲的評價,但那指的是缺乏指導一國的能力,並非說他是無能的武將。蕭摩訶在戰場上指揮以萬為單位的士兵,從來沒有失敗過,深受士兵信任。

  蕭摩訶絕對是可以和前漢的李廣、後漢的關羽相提並論的猛將。他現在也被人稱為“蕭無敵”,這個名字中包含著己方的讚美,也包含著敵人對蕭摩訶的恐懼。聽到這個名字時,蘭陵王的反應反而更接近陳軍士兵。

  “原來如此,蕭無敵啊。這是個配得上那個男人的外號。”

  聽到蘭陵王的話,秦彝皺緊了眉頭。蕭摩訶是敵人,怎麼能稱讚他呢?現在齊軍在蕭摩訶的豪勇面前都失去了鬥志,大半兵力龜縮在陣地里不敢出戰。江淮一帶明明是齊國領土,現在卻讓陳軍橫行霸道。

  “有什麼不好的?那個男人確實很強,雖然是敵人,卻堂堂正正,不使用卑鄙的手段。說實話,真想不到陳國也有這樣的男人。”

  月琴從蘭陵王的表情和聲音判斷出,蘭陵王渴望見到優秀的敵人,就像周國的宇文憲那樣。蘭陵王沒有優秀的同伴,所以有優秀的敵人也好。

  蘭陵王反復攻擊樊毅和樊猛,想要減輕王琳的壓力。他的攻擊取得了成果,樊氏兄弟損失慘重,只好求援。四月中旬,樊氏兄弟派出的特使趕到了壽陽東面一百二十里處的陳軍據點。

  那里有陳國中護大將軍淳于量和忠毅將軍吳超兩將,及三萬士兵。

  吳超是吳明徹的兄長之子,三十歲左右,從十歲開始就跟著叔叔吳明徹四處徵戰,勇名傳遍陳國。這次北伐中,吳超也在合州附近跟尉破胡打了一仗,擊退了尉破胡。

  “齊賊很弱,不足為懼,現在正是奪回江淮九州的好機會。”吳超一邊呼喊著,一邊追擊著退卻的敵人,終于追到了淮河邊。

  “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渡過淮河,北上黃河。渡河地點哪里最好呢?”吳超意氣風發地說道。

  淳于量已經六十三歲了,“侯景之亂”時表現活躍,他看到吳超急進,有些擔心,于是派遣使者勸吳超慎重行軍。不過,使者的速度卻趕不上吳超的行軍速度。

  吳超率領軍隊快速前進,日落時分,突然看到了前方的齊軍隊列。偵察騎兵回報,齊軍的大將是騎白馬戴鬼面具的將軍。

  “聽說戴鬼面具的就是蘭陵,我正想會會他呢。”

  吳超非但沒有畏懼,反而異常興奮,握緊手中長槍,行軍的速度更快了。

  在紅銅色的落日接觸到地平線的一瞬間,吳超軍終于和蘭陵王軍交戰了。雙方互射了一陣弓矢後,吳超軍突入了蘭陵王的陣地。蘭陵王的部隊如同鮮花,分成了左右兩部分,騎兵用短弓,步兵用長弓,對著吳超軍一陣亂射,吳超的部隊潰不成軍。

  “出來!蘭陵!”

  吳超的鎧甲上插著兩支箭,縱馬突擊。蘭陵王擋住了他的去路。

  兩人的戰鬥激烈,但時間很短,三個回合,吳超的首級便飛上了天空。

  逃亡的陳軍士兵報告了此事,聽到蘭陵王之名,淳于量也沒有獨自應戰的信心,于是迅速撤退,向大本營匯報了此事。

  聽說侄子吳超戰死,吳明徹長嘆一聲,說道:“逸世這小子急于建功,在不該死的時候死了。”

  逸世是吳超的字。

  “不過,托逸世的福,我們也知道了蘭陵的兵力和位置。”裴忌說道。

  五十二歲的裴忌兼任軍師將軍和予州刺史,也就是北伐軍的參謀長,不過,裴忌不是擅長奇謀的策士,而是用兵穩健、深謀遠慮的良將。裴忌沉著冷靜地繼續說道:“我聽說蘭陵勇冠三軍,這次知道了他不是浪得虛名。我們只要戰勝齊軍就行,讓蘭陵王一人繼續成名也無所謂,讓蕭巴山(巴山太守蕭摩訶)對付他怎麼樣?”

  “軍師將軍所言極是。”

  蕭摩訶與蘭陵王作戰,其他將領繼續向北追擊齊軍,各部隊貫徹執行命令,注意彼此合作——吳明徹向陳軍全體將士下達了這個命令。

  吳超之死對吳明徹個人來說頗為惋惜,但是對陳軍的戰略毫無損傷。反之,蘭陵王殺死了一個吳超,也不能改變齊軍的不利局面。

  “孝先(段韶)大人和明月(斛律光)大人在世時,三人中任何人說出一句話,我們便能自然而然想到最好的策略,如臂使指統領全軍。可是,現在卻……”

  蘭陵王看著月琴和沮山感嘆道。雖然說了也沒用處,蘭陵王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他現在不但不清楚敵方的動向,連己方所在的位置也無法把握。

  陳軍二十萬,齊軍二十萬,兵力不相上下,但是陳軍卻靈活運用這二十萬兵力,不斷擴大戰果。陳軍已經殺死了長孫洪略,攻陷了秦郡城,佔領了江淮九州中的仁州和江州,齊軍沒有任何辦法,只能被陳軍玩弄。蘭陵王好不容易才掌握了尉破胡和皮景和的動向,這兩人與其說是和陳軍交戰,不如說是逃跑。

  蘭陵王知道尉破胡不值得信任,卻想不到皮景和也是這樣無能。

  皮景和是斛律光的副將,立下了不少戰功。但是,那只是因為他忠誠地完成了斛律光的命令。斛律光這顆巨星隕落,皮景和成為統帥七萬大軍的總指揮,而他的行為卻證明不過是缺乏判斷力的凡庸之將。

  《北齊書》中嚴肅地評價皮景和:“怯懦,不敢進兵。”而蘭陵王的用兵再傑出,在齊軍大半都不肯行動的情況下,也不能把陳軍趕出江淮,就連救出巴陵王王琳的目標都無法實現。

  “王巴陵的勇猛不及蕭摩訶,兵略也比吳明徹略低一籌,但是,麾下的將士卻甘心為王巴陵趕赴死地,真稱得上是仁義的名將。如果不救他出來,我又有何面目見天下人呢?”

  蘭陵王尋找陳軍的主力部隊,從壽陽向東面的淮州移動。

  裴子烈是吳明徹麾下的猛將,經常擔任陳軍的先鋒,用兵果斷迅速,作戰非常精彩,陳國朝廷特意新設了“電威將軍”的名號,封給裴子烈。

  裴子烈率領二千騎兵和八千步兵,從合州快速前往淮州。裴子烈發現左邊有一支部隊沿著淮河流域正在向東前進,立即放出了探子偵察。

  “帶隊的是戴鬼面具的將軍。”接到報告後,裴子烈膽戰心驚,但又覺得這是一個立下大功的機會。

  戴鬼面具的齊將,裴子烈當然認識,那就是蘭陵王。

  “讓敵人先走,從背後向他們發起突擊。”裴子烈向部隊下達了命令,握緊了手中的長矛。

  雖然吳明徹下令“除蕭摩訶之外,任何人不要與蘭陵交戰”,但是就這麼放過他嗎?蘭陵王攻擊前方的陳軍,自己從背後發起攻擊,不是正好兩面夾擊敵人嗎?

  跟在齊軍後追了半刻,左前方出現了白色的廣闊水面,那是被稱為洪澤的大湖。前方的齊軍突然分成了左右兩部分,衝著陳軍一起放箭。

  “糟糕,被敵人發現了!”

  裴子烈有些驚訝,但鬥志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更加強烈,直接發起了突擊,與前方的敵人激烈交戰。手中的長矛殺死了三名齊國騎兵,直撲戴著鬼面具的敵將。

  兩人交戰了大概十個回合,沒有分出勝負。裴子烈的長矛如同靈蛇,刺向敵將的面門。鬼面具應聲而落,裴子烈高叫一聲,但是在此瞬間,裴子烈的聲音有些迷惑。

  “你,你是蘭陵……”

  鬼面具下露出的臉龐,並非傳說中的白皙美貌的貴公子,而是四十歲左右精悍的武將。

  “我乃齊國安東將軍秦彝是也,蘭陵王殿下不在此處。”

  “什麼?竟敢騙我!”

  “被騙的才是傻瓜啊!”

  一笑之後,秦彝扔掉了手中的大戟,取出了自己慣用的雙鐵齔。那是在四角鐵棒下裝著手柄,打擊用的武器,被鐵齔打中,連骨頭都會被打碎。

  兩人又打了三十余合,裴子烈周圍也開始了激烈的肉搏戰,齊軍逐漸壓倒了陳軍。

  “糟糕!”

  裴子烈意識到了自己指揮官的職責,虛晃一槍,迅速拉住馬頭,高叫著拼命召集士兵。

  “真正的蘭陵到底身在何處?”

  洪澤湖邊,裴子烈好不容易整好了隊形,又向四面八方派出了偵察兵。等了不久,一名偵察兵趕了回來。

  “我軍在大峴大獲全勝,之後卻因為蘭陵王陷入了苦戰。”

  右衛將軍巴州刺史魯廣達此時四十三歲,是陳國的名將之一,之後在五十萬隋軍進攻陳國時,因為勇猛善戰而廣為人知。他在大峴與皮景和軍交戰,擊敗了皮景和的部隊,還殺掉了皮景和麾下的將軍張元范。開始追擊逃亡的齊軍時,蘭陵王突然從側面奇襲魯廣達,陳軍戰死者二千余人,魯廣達也左手受傷。

  “蘭陵這廝真能幹,真是神出鬼沒的家夥。”

  裴子烈向大峴方向急行軍,秦彝同時也帶領軍隊北上增援蘭陵王,兩軍形成了競走之勢。

  大峴一帶丘陵和山谷很多,地形起伏。裴子烈走近時,齊陳兩軍已經陷入了混戰。魯廣達重整隊伍,六十一歲的老將右軍將軍任忠趕來增援,與蘭陵王交戰了七八個回合,左肩被蘭陵王砍傷。全賴任忠指揮有方,陳軍才沒有全線潰退。不過,蘭陵王作戰勇猛,陳軍剛要恢復隊形,又被打得潰不成軍,無法互相支持。

  這時,蕭摩訶衝了過來。戰場上一出現他的身影,陳軍的士氣一舉恢復到了頂點。蕭摩訶揮舞著大刀,躍馬衝向齊軍,蘭芙蓉和綦連延長同時撲向蕭摩訶,  開始了二對一的血戰。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