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1990年法學碩士畢業,畢業後一直在高校任教。其間主要研究法 學及教學方法問題。1996至1997年公派到荷蘭學習,所學專業為工商管理。 留學期間,我遊歷了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家,後來還在 美國有過短暫停留。在此期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歐美社會的高度文明以及每 個公民的良好教養,由此引發我對東西方文化的思考以及對哲學、宗教、歷 史、經濟、藝術以及科學史等學科的研究,受益匪淺。
回國之後,我放棄很多可以獲得高薪的機會,仍從事教育工作。期間我 的女兒也一天天長大,在她成長的過程中,我不僅反省了自己的教育方法, 也反思了中國幾千年的教育理念。面對今天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用現代社 會的觀念審視,我發現很多家長對教育問題存有困惑,不僅是教育手段的困 惑,更有深層次的文化和觀念的困惑。
中國正在進行現代化的建設。現代化不僅僅是物質的現代化,最重要 的是人的現代化。我認為,衡量一個社會是否現代的標準之一,是這個社 會距離平等和自由的距離有多遠。如果家長和老師不能用平等和自由的方 法和理念來教育孩子,我們的教育是否有資格說是現代教育,這恐怕需要 認真思考。
任何進步都是有代價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自由不是不遵守規則。一 個平等自由的社會該遵守怎樣的規則?怎樣的規則才能讓我們享受真正自由 的社會?怎樣構建自由社會的規則?怎樣培養享受自由的能力?如果沒有規 則,就不能享受自由。如果沒有規則,自由沒有意義。當然,用平等的理性 的自由的標準看待我們的教育和培養我們的孩子,這期間會有痛苦。但是一旦我們能明白,快樂也隨之而來。
今天的世界不可以忽視中國,同樣,今天的中國也不可能遠離世界。當 我們走出國門,如果不能遵守現代社會的文明規則,卻希望別人按照文明規 則來對待我們,這恐怕有些困難的。
中國文化有其博大精深的內容,不可否定在時間的長河中,再好的東西 也會留下歲月的塵垢。西方文化有其不可忽視的燦爛,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 其危害所在。本人的係列教育文章是站在哲學、文化的角度,運用心理、法 律及教育學的理念,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之處,但也毫不留情地批判其 不足之處;分析西方教育的可借鑒之處,同時也指出西方教育中我們不可以 照搬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在高深理論的分析之後,我用自己十幾年教育教學 生涯中的大量案例,給出實際的可操作的方法。希望每個閱讀的家長和老師都能得到有益的啟示。
我記得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只有不合格的家長和老 師,沒有不合格的孩子和學生。從十幾年的工作經歷中我也深深體會到:每 個生命都有其使命,每個生命都應該被尊重,每個孩子都有可愛之處,每個孩子都可以成功。和孩子一起成長是個快樂的過程,但是當我們缺乏技巧的 時候,這個過程中似乎有了很多痛苦。希望各位家長和將來想成為家長的人 們,通過書中一個個故事能對教育的問題有新的認識。
一說到教育,我們就想到對孩子的教育。其實,每個人都需要受教育,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很多家長面對今天的社會變化,面對今天孩子們所掌握 的知識、觀念和技術,已經感受到傳統教育方法的困境。該怎樣走出困境? 如果家長不及時地提高自己,依然寄希望于用傳統的命令方式實現今天的教 育目標,好比用傳統的郵寄書信的方式解決互聯網的問題,這是行不通的。
任何進步都是以優勢群體失去優勢為代價的。幾千年來,中國的父母一 直享有權威,但面對今天人人都可以成為權威的時代—平等的時代,如果我 們依然抱著權威的觀念,恐怕距離被歷史所遺棄的命運也就不遠了。是消極地 等待報廢,還是勇敢地接受升級?這恐怕也是很多父母所面臨的選擇。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誰有權利評價對或者錯?在所有人都可以發表 看法的時代我們更需要自己有判斷的能力。如果自己缺乏判斷的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就只能跟隨別人從一個錯誤走進另一個錯誤。真正的錯誤不可 怕,可怕的是我們的盲目。所以希望家長能通過書中這些故事和理念明確自 己的教育方向。清醒的時候,彎路或者錯誤都是經驗,但是如果沒有清醒的 認識,即使走出了一條直線也只能說是運氣。
現代社會是一個自由的社會,越來越平等的社會。我沒有權利要求您一 定接受我的觀念,更不希望所有人都按照一個模式來教育孩子。這本書是希 望大家能分享我在教育中的理性分析和具體操作方法,但首先一定要明確, 每個生命是不同的,在教育的問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在理清思路之後希望每個家長針對自己的孩子總結自己的方法。如果您能從我的經歷 中獲得某種啟發進而使教育的過程變得快樂,那是我最希望的事情。
孫鉞